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皇帝倏尔抬眸看他,语气平淡,仿佛在闲话家常,“子安可有心仪的太子妃人选?”

子安,是皇太子萧琂的表字。

萧琂心头一凛,明白父亲是在不动声色逼他表明立场。

太后屡次三番劝他选徐氏女,以此拉拢他的嫡母庄贤皇后徐氏与魏国公府的势力。

但这显然是在违逆父亲的意思。

庄贤皇后徐氏是他的嫡母,却非当今圣上的皇后。

第4章太子的身世?

萧琂的生父另有其人。

他是先皇永顺帝萧惟与淑妃卫氏所生,庄贤皇后徐氏则是先帝的皇后。

永顺帝萧惟是文帝长子,如今的承明帝萧恪是文帝三子,两人是同母兄弟,生母皆是贵妃姜氏,如今的姜太后。

萧惟虽是庶长子,但文帝元后无出,他自幼便被立为储君,十八岁继位,却在二十二岁骤然驾崩。

他留下两位皇子,长子刚满周岁,次子才刚呱呱落地。

彼时,大梁王朝正值风雨飘摇之际,外有斡剌南下侵扰,直逼京师;内有虫灾连年,黄河决堤泛滥,涂炭生灵。

永顺帝离世毫无征兆,生前既未确立储君,亦未留下遗诏,朝中更无足以托付后事的顾命大臣。

主少国疑,朝廷亟须一位能承担重任、稳定民心的成熟君主。

姜太后本欲扶持刚满周岁的长孙萧琂登基,借此垂帘听政、临朝称制。

然而一旦孙子即位,她便要晋升为太皇太后,届时徐后与卫淑妃也将晋封太后。

何况徐后出身顶级勋贵魏国公府,党羽遍布朝野,姜太后自知难以与之抗衡。

权衡再三,姜太后最终颁布懿旨昭告天下,立亲子晋王萧恪为新帝。

如此一来,先帝后妃无需升辈,徐后与卫淑妃不会成为太后、太妃,姜太后得以稳坐皇太后之位,仍是唯一能掣肘皇帝的长辈。

或许是心中有愧,她又强令萧恪立兄长的长子萧琂为储君,以兼祧两宗之法,而非过继。

萧恪知晓兄长死因,对这安排选择了默许。

十余年来,他将太子视如己出,悉心教养。

太子的识字习文、骑射六艺,皆是由他亲自启蒙教导。

十岁出阁升座之前,萧琂一直养在乾清宫,朝夕相处间,他早已将这位父皇当作亲生父亲。

哪怕后来得知真相,他对那位在他刚满周岁就驾鹤西归的皇考并无任何印象,仍打从心底认萧恪为父。

就在萧琂缄默沉吟之际,皇帝手执一枚黑子,漫不经心地摆在棋盘上的某处。

他的动作看似随意,却暗含着居高临下的凛然气势。

“子安,你输了。”皇帝语调平缓,并无掺杂任何情绪。

萧琂微微一怔,棋盘上,黑子如铁桶般将白子团团围困,恰似它们的主人,隐隐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杀伐之气。

他又输了,始终赢不过父亲。萧琂心中满是挫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