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92无相万灵圈(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鹤女伸手一指,一个光圈骤然出现,她声音轻柔说道:“闯入此圈,还能从容出来,所属仙门便可随我入仙盟。”

陈乾六见其余两人似乎早有准备,各自放出了好几件护身法术,心头暗道:“应该是没什么危险。”

。。。

春深三月,桃李争芳。

一支百人队伍穿行于江南丘陵之间,旌旗猎猎,心灯纹在风中舒展如活物。沿途村落闻讯相迎,孩童追马尾跑,老者拄杖立道旁,皆目送这支“问苦巡行”的队伍远去。他们已走过十七州县,录冤案六百余条,救疫病者逾三千,所到之处,百姓自发设茶棚、供柴米,更有无数人携笔墨纸砚追随其后,愿为巡理司记事一员。

林晚舟依旧走在最前,青衫洗得发白,肩头补丁叠着旧痕,却挺直如松。他不再轻易开口,但每登一坛,必静听百姓名字、籍贯、冤情始末,一字不漏记入《俗仙录》副册。苏小满随行主医,以针药清疫毒、解寒症,更创“九音醒魂法”,将铜磬、笛、鼓、铃合奏成调,专治被邪术迷心之人。莫问天则暗察地方官吏勾结恶霸、私设牢狱之事,每每夜探府衙,取证归来,面沉如水。

这一日,队伍行至临溪县境。此地本是鱼米之乡,近年却因上游筑坝截流,下游百里干涸,稻田龟裂,饥民流徙。县令非但不开仓赈济,反以“聚众闹事”罪名拘捕请愿农夫十余人,关押于城外破庙之中。

消息传至巡行队,众人怒不可遏。

“又是这套。”莫问天冷笑,手中匕首翻转,“先断民生,再压民声,最后栽赃为民乱,等我们来了,正好演一场‘妖言惑众’的戏码。”

苏小满低头整理药箱,声音冷峻:“这次不同。我昨夜梦见乌岭村的火,又听见寒鸦镇那孩子喊娘……我知道,他们已经在等我们了。”

林晚舟站在山坡上,望着远处焦黄的田地,良久未语。风吹动他胸前的心灯玉佩,微光轻闪。终于,他转身下令:“明日辰时,设坛于枯河床中央。备香炉、笔墨、刑具模型??我要让全县百姓亲眼看见,什么叫‘官断不如民诉’。”

次日清晨,枯河床边人山人海。

百姓扶老携幼而来,有人抱着空碗,有人提着干瘪的米袋,更多人脸上刻着饥饿与愤怒。高台尚未完全搭起,已有妇人跪地哭诉:“我家男人被抓走半月,不知生死!只听说他在牢里被打断了腿……求大人救救我们!”

林晚舟缓步登台,抬手示意安静。阳光落在他脸上,照出眼角细纹与眉间风霜。

“我不是大人。”他说,“我是路过的人。但我答应你们??今日之诉,一字不会丢;今日之冤,一人不会忘。”

话音落,鼓声起。

第一位登坛的是个十岁男孩,瘦骨嶙峋,手中攥着一张泛黄纸条。他颤抖着念道:“父名陈大牛,原耕南畈田三亩,去年夏旱无收,借县仓谷两石,利滚利欠四石。今被拘押,说是要卖身为奴抵债……可我家田早被豪绅强占,粮从何来?”

台下哗然。

第二位是位老妪,儿子死于狱中,尸身被草席裹埋乱葬岗。她带来一块染血布片,上面写着半句遗言:“儿不敢怨朝廷,只恨县令与王员外同饮同赌,夜夜笙歌,却让我们饿死!”

第三位、第四位……接连不断。

三个时辰过去,共有一百八十九人登坛陈情,涉及赋税苛重、徭役无度、冤狱滥刑、土地兼并诸般弊政。林晚舟一一记录,手指冻僵仍不停笔,墨汁凝结便呵气化开。苏小满在一旁协助辨识字迹,莫问天则命随行弟子绘制地图,标注涉案官员宅邸、粮仓位置及兵力布防。

正午将过,忽有马蹄声疾驰而来。

一名灰衣少年滚鞍下马,满脸尘土,嘶声道:“报!县令已知问苦坛开坛,调集衙役五十、乡勇百人,携火铳弓弩,正向此处包围!另派快马赴府城求援,称‘有逆党煽动民变,需大军镇压’!”

人群顿时骚动。

有人惊呼:“他们又要杀人灭口!”

也有人怒吼:“反正横竖是个死,不如拼了!”

眼看局势将溃,林晚舟忽然站起,摘下心灯玉佩,高举过顶。

“都听我说!”他声音不高,却穿透喧嚣,“你们若想报仇,我不拦。但今日若动手,他们就有借口说我们聚众造反,所有冤屈都将被掩埋!我们要赢的不是一场斗殴,是一场公道!”

他转身对莫问天低语几句。

莫问天点头,立即分派人手:三十名精壮弟子携《俗仙录》副本迅速撤离,沿官道奔往府城、省城乃至京城,务必将今日记录广传天下;其余人则护送老弱妇孺退至十里外山林暂避。

“那你呢?”苏小满紧紧抓住他的袖子。

“我留下。”林晚舟平静道,“坛未闭,诉未终,我不能走。”

她咬唇,忽而一笑:“那我也留下。”

“你疯了?!”莫问天厉声喝道,“你是大夫,不是死士!”

“可我是俗仙。”她昂首,“你说过,俗仙不是神仙,是肯为别人挡刀的人。”

莫问天怔住,终是重重一拳砸在掌心:“好!那就一起疯!”

半个时辰后,衙役大队抵达。

带队的是县丞,身穿皂袍,腰挎长刀,身后百余人手持棍棒火铳,杀气腾腾。他扫视空旷河滩,只见高台上仅余三人静立,心中诧异,却仍强作威严:“尔等聚众诽谤朝廷命官,煽动民乱,罪不容赦!速速束手就擒,否则格杀勿论!”

林晚舟不答,只缓缓展开一幅长卷??正是今日所录《临溪诉状百八十九条》,白纸黑字,按手印者过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