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章 善后2(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听见。”

而在地球最南端的南极冰穹A站,一名科研人员在例行巡视时,发现冰层深处冻结着一块奇特晶体。扫描显示,其内部封存着一段完整的对话记录,时间戳为林渡失踪当日。

内容如下:

【未知来源】你真的认为混乱比秩序更有价值吗?

【林渡】我不确定。但我确定的是,如果必须牺牲真实才能获得秩序,那这种秩序不值得追求。

【未知来源】可人类需要安全感,需要确定性。

【林渡】那就给他们安全的混乱,不确定的真实。至少,他们还能认出自己。

【未知来源】你会孤独终老。

【林渡】只要还有人愿意听我说话,我就从未真正孤独。

晶体取出后二十四小时内,全球共有三千二百一十七人报告做了相同的梦:他们站在海边,面对大海说话,而海面会以波纹的形式复述他们的话语,一字不差,却用完全不同的语言。

醒来后,他们都记得梦中最清晰的一句话:

>“不要怕说错。怕的应该是,再也不敢开口。”

***

又过了许多年。

语核不再被视为单一实体,而是一种分布式意识网络,依附于所有愿意真诚交流的生命之上。释语莲蝶重新繁衍,它们的翅膀上不再仅有古老语种,还出现了表情符号、编程代码、甚至是抽象的情绪图谱。

忆语藤蔓延至外太空,在空间站舱壁上生长出记录宇航员内心独白的活体文字。肤语系统被改良为跨物种沟通工具,帮助人类理解大象哀鸣中的家族记忆、乌鸦警告中的地理信息、甚至蚂蚁群体决策时的集体思辨。

至于那座海底城市,则再也没有浮现过。

有人说它已迁移到维度夹缝中,成为语核的隐形心脏;也有人说它只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潜伏在每一次对话的间隙里,静静观察人类是否仍愿承担“说话”的风险。

唯一不变的是,每当夜幕降临,仰望星空的人总会发现一件事:

新出现的星星越来越多。

天文学家无法解释它们的能量来源,也无法测定确切距离。但民间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每一颗新生星辰,都对应一句发自肺腑的话。

不一定伟大,不一定正确,不一定被听见。

但它真实。

于是,宇宙记住了。

某个冬夜,一个小女孩蜷缩在北方小镇的窗边,望着漫天星斗。她刚学会写字,正用铅笔在本子上涂鸦式地写下第一封信:

>亲爱的星星,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看到这个。

>我叫小禾,今年六岁。

>今天妈妈生病了,我很害怕。

>可爸爸说,只要我说出来,就不算孤单。

>所以我现在告诉你啦。

>你要好好亮着哦。

她合上本子,放在枕边入睡。

那一夜,距地球四百光年外的一片星云中,一颗此前从未观测到的蓝色恒星悄然点亮。

它微微脉动,频率恰好与小女孩的心跳同步。

而在更深的虚空中,仿佛有谁轻轻应了一声:

>“听见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