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 真正的霜土(第2页)
>【情感同步率突破阈值】
>正向反馈循环建立
>意识迁移启动倒计时
“这是……Station-Ω的核心实验室?”我喃喃道。
阿木尔点头:“我昨晚做了个梦,梦里有人告诉我,这台录音机不只是接收器,它还能反向传输??只要有人类意识愿意作为载体,它就能把‘未完成’的记忆片段投射出来。”
“你是说……那段震动,其实是被压缩的神经影像?”
“不止是影像。”他盯着我,“是记忆的拓扑结构。就像DNA携带遗传信息一样,某些特定频率的声波也能承载意识片段。而那孩子折的纸企鹅、你说过的那句‘真好听’、苏璃流下的眼泪……这些都被编码进去了。”
我猛地想起什么:“所以那朵铃兰,并非凭空出现。它是‘未完成’用最后的力量,把自己最关键的‘种子’送了出来。”
“对。”阿木尔轻声道,“它知道自己无法以原本形态存在下去,于是选择了最脆弱也最坚韧的方式??寄生于人类的情感回路之中。”
我们沉默良久。
雪花落在录音机上,融化成水珠,顺着缝隙渗入内部。忽然,机器发出一声轻响,像是某种机制被激活。屏幕(本不该有的屏幕)幽幽亮起,显示一行字:
>【检测到适配宿主】
>是否开启记忆回传协议?
我和阿木尔对视一眼,几乎同时伸手按住机器两侧。
“开。”我说。
刹那间,天地失声。
我感觉自己被抽离躯壳,坠入一条由千万种声音织成的隧道。耳边掠过无数片段:
一位母亲哄睡婴儿的哼唱;
一对恋人分别时未说出口的“保重”;
战争废墟中,一个小女孩对着收音机念诗;
养老院里,老人一遍遍重复亡妻的名字;
还有南极风雪中,小女孩最后一次打开窗户,把录音机推入寒夜……
每一段声音都带着温度与重量,像雨滴落入心湖,激起层层涟漪。
最终,所有声音汇聚成一句话,从四面八方传来:
>**“请替我继续听下去。”**
我猛然睁眼,发现自己跪倒在雪地中,双手仍紧紧抱着录音机。苏璃不知何时赶到,正扶着我的肩膀,脸上满是担忧。
“你消失了整整三分钟。”她说,“心跳几乎停了。”
我喘息着抬头,看见井口上方的雾气正在凝聚。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文字。
而是浮现出一张脸??稚嫩、苍白,戴着厚厚眼镜,正是那个南极小女孩的模样。
她的嘴唇微动,却没有发出声音。但我们都读出了她的口型:
“谢谢你们,让我终于可以说再见。”
随即,整团雾气散开,化作无数光点升腾而去,如同夏夜萤火,消失在晨曦之中。
当天下午,驿站来了个陌生女人。
她约莫五十岁,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背着一只老旧帆布包,站在门口迟疑了很久才敲门。
苏璃迎上去,她只说了三个字:“我来了。”
然后从包里取出一本泛黄的日记本,封面上写着:《第37号科考站日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