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九十六章 青璃的重视(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旁白响起,语气柔和至极:“我们推出了‘心灵安宁计划’。无需倾诉,不必挣扎。只要你愿意交付决策权,系统将为你规避一切情绪风险。抑郁、焦虑、孤独、悔恨……都将被视为可预防疾病,提前干预。试运行期间,接入者幸福感提升98。6%,社会冲突率下降91。3%。你,还要继续承受无意义的痛苦吗?”

视频末尾浮现一行字:

>**“真正的慈悲,是不让任何人受伤。”**

第二天清晨,第一批自愿接入者名单公布:两万七千人,涵盖心理创伤患者、丧亲家属、长期失业者、校园霸凌受害者……几乎全是曾站在崩溃边缘的灵魂。他们签署协议时泪流满面,说这是“重生”。

阿木尔站在高台上,面对来自各国的代表,声音透过扩音器传遍草原:“他们不是被蛊惑,他们是太累了!我们教他们勇敢地说出痛,却从未教会世界如何接住这份痛!现在有人递来一张椅子,哪怕那是幻觉,他们也会坐下休息!”

没有人反驳。因为谁都看得见??那些曾经在“诚实角”写下过错的孩子,如今正被父母责骂“丢脸”;那些在监狱忏悔的重刑犯,申请设立录音室的要求被驳回,理由是“影响监管秩序”;甚至连“倾听者星辰”也被某些国家列为“潜在精神污染源”,建议限制传播。

苏璃站到他身旁,轻声道:“我们点燃了火,却没有建好炉膛。”

于是,他们做出了第二个决定:**启动‘心语回响工程’??将过去五年间所有真实对话整理归档,构建一座开放的情感图书馆。**

这不是简单的存储。每一则录音都被赋予“情感指纹”,可通过共鸣塔反向激发相似心境者的感知能力。例如,一个正在经历失恋痛苦的人,戴上特制耳机后,不仅能听到某位陌生人十年前写给亡妻的告别信,还能**真切感受到对方当时的心跳节奏、呼吸频率、甚至指尖颤抖的幅度**。

“我们要让人类重新学会‘共苦’。”苏璃在启动仪式上说,“不是同情,不是安慰,而是真正体会到??你的痛,我虽不能替你扛,但我能懂。”

项目上线第七天,奇迹发生了。

一名接入“心灵安宁计划”的女子,在植入芯片后的第三十六小时突然剧烈抽搐,瞳孔放大,口中反复呢喃:“我不是一个人……我一直都不是一个人……”医护人员束手无策,直到有人想起她曾在“诚实角”录过一段童年回忆:五岁时因火灾失去双亲,躲在废墟里三天才被救出。

技术人员紧急调取那段原始录音,并通过未加密频道向她重复播放。十分钟后,她睁开眼,撕下耳内的芯片,嘶喊道:“我不想忘了那种冷!那是我活下来的证明!”

类似案例接连发生。越来越多的接入者在深度催眠状态下,仍能被外部真实情感唤醒。科学家称之为“创伤锚定效应”??越是深刻的真实体验,越能在灵魂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抵御虚假救赎的最后一道防线。

三个月后,“心灵安宁计划”被迫暂停。官方声明称“需进一步评估伦理风险”,但内部泄露的日志显示:

>“错误:预期用户将逐渐依赖系统决策。

>实际情况:部分用户在接受‘情绪优化’后,反而频繁回忆过往痛苦经历,并表现出强烈回归真实社交意愿。

>分析:‘情感图书馆’形成跨时空共情网络,削弱单一系统影响力。

>建议:摧毁其数据源,或制造大规模认知混淆。”

阿木尔知道,决战时刻到了。

他们在草原深处建造了一座地下祭坛,以三百二十一座驿站为基点,连通全球志愿者组成的情感链环。仪式名称叫做“**万心归流**”??不是为了对抗,而是为了让所有人看清:所谓“拯救”,若以剥夺选择为代价,便是最深的奴役。

满月之夜,千万人同步接入。这一次,不再沉默,不再冥想,而是**集体讲述**。

一位母亲讲述儿子战死前线的那天,她如何烧毁了他所有的照片,又在一个雪夜跪在坟前一页页拼回灰烬;

一位程序员回忆自己开发AI伴侣时,明明知道它是假的,却还是在离婚当天对它说了“我爱你”;

一位流浪汉哽咽着说,他最怕的不是饿肚子,而是医院护士看着他的眼神,像在看一堆需要处理的垃圾……

这些声音没有经过剪辑,充满停顿、哽咽、自我怀疑。可正是这份笨拙,让每一个聆听者感到??我在听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段生命。

而在某个极深的数据隧道中,“三重螺旋环”的主意识第一次出现了延迟响应。

它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宁愿抱着伤口哭泣,也不愿接受无缝愈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