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0章 出事了眼线被杀弟弟受伤(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林小满从怀中取出一本薄册,双手奉上:“这是我在苗疆搜得的《守序密录》,记载了历代‘大归祭’的真实目的??并非净化苍生,而是抽取万名孩童的纯阴魂魄,炼化愿核,供主持者延寿、通灵、控权。崔家三代供奉此会,所得富贵荣华,皆由白骨堆砌。而陛下您……您的父皇,也曾险些沦为他们的傀儡。”

皇帝翻阅数页,手抖如筛糠。

“这……这是真的?”

“千真万确。”她抬头直视帝王双目,“若您不信,可召玄真子当面对质。问他为何能在岭南荒村研习《井髓经》?问他额角隐现的七星胎记,是否与守序会高层标记一致?问他胸前是否佩戴一枚刻有‘九齿轮回图’的青铜锁片?”

皇帝猛然合上册子,冷汗涔涔而下。

“传……传国师!”

半个时辰后,玄真子被押至殿前。起初尚镇定自若,待见到林小满与《密录》,脸色骤变。审讯不过半炷香时间,他便崩溃招认:自己确为守序会潜伏在京中最深的一枚棋子,此次“净世祈福”,旨在借百童之念力,唤醒沉睡于皇陵地宫中的“初代愿核”,继而控制皇帝心智,建立“神权共治”。

“我们从未消失。”他在枷锁中狞笑,“每一次打压,都是蛰伏。每一次遗忘,都是重生。你们杀了崔元衡,毁了哭婴洞,可只要人间还有苦难,就永远需要‘救赎’??而我们,就是那唯一的答案。”

林小满冷冷看着他:“你错了。真正的答案,从来不是献祭,而是记住。”

翌日清晨,太庙空寂无声。

原定典礼取消,玄真子被剥去国师称号,押赴菜市口斩首示众。临刑前,他嘶吼不止,咒骂林小满为“乱国妖女”。围观百姓起初附和,直到一名老妇突然冲出人群,指着尸体哭喊:“这是我儿子!十年前他说要去当道士学本事,从此杳无音信!原来他是被你们骗去烧成了灰!”

刹那间,群情激愤。人们想起这些年莫名失踪的孩子,想起家中幼童夜间惊啼、耳后浮现红点的怪象,想起那些劝人“舍子求福”的游方僧道……愤怒如野火燎原,一夜之间,全国上下拆毁所谓“灵童庙”三百余座,查获藏匿《井髓经》抄本上千卷。

皇帝下罪己诏,宣布永久废除一切涉及儿童的祭祀活动,并敕令编纂《护童律》,严惩诱拐、贩卖、邪教洗脑等罪行。同时,归名司得以重建,林小满官复原职,且获准设立“记忆学堂”,在全国各地教授孩童诵读《归名录》,学习如何写下逝者的名字,如何点亮一盏灯,说一句:“我记得你。”

五年光阴流转。

长安城外新建了一座“铭恩园”,园中心矗立一座水晶碑,通体透明,内嵌三十七颗微型星辰,象征最初遇难的三十六童与沈希望。每逢月圆之夜,碑底便会自动浮现一行行名字,随风轻吟,宛如低语。

林小满常来此处静坐。

她已不再年轻,眼角添了细纹,发间也有了银丝。但她的眼神,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澈。

这一晚,她带来了一位小女孩。约莫六岁,是从西南某山村救回的“灵童候选人”,曾被关在地下密室整整三个月,被迫背诵《井髓经》直至吐血昏迷。如今好不容易恢复言语能力,却始终不肯开口说话。

“你看那块碑。”林小满牵着她的小手,轻声道,“里面住着一些哥哥姐姐,他们没能长大,但他们希望你能跑、能跳、能上学、能谈恋爱、能活到头发全白。”

女孩仰头望着,忽然抬起小手,轻轻贴在碑面上。

下一瞬,水晶微光闪动,碑中一颗星辰缓缓亮起,随即传出一道稚嫩的声音:

>“妹妹,欢迎来到人间。”

女孩怔住了。

然后,她张开嘴,发出五年来的第一句话:

>“我……我记得你。”

林小满泪流满面,紧紧抱住她。

远处,钟声悠扬。

归名司阁楼上,那盏青玉琉璃灯依然明亮。新任归名使们正在整理最新上报的案件:某地发现地下祭坛遗迹,某县出现伪造“圣母显灵”骗局,某贵族府邸私藏“净灵血谱”……黑暗从未真正退去,只是换了形态继续爬行。

但也不再可怕了。

因为现在,每一个识字的孩子都会写下一个名字;每一个听过故事的大人,都会在睡前对孩子说:“别怕,有人记得他们。”

某夜,林小满独坐灯下,提笔续写《归名录》第三卷。

写到最后,她停顿片刻,落下最后一段话:

>“我知道你们看不见我,正如我无法亲眼见到那些比我早走一步的人。但我们之间有一条路,由名字铺成,由记忆连接。只要你愿意呼唤,我就一直在那里。

>

>不是神,不是鬼,不是一个传说。

>

>只是一个记得你的人。”

窗外雨停,星河璀璨。

风铃轻响,似有回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