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2章 让人震惊的恐怖效率三合一求订阅(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先坐吧。”

担任着国产新型隐身战斗机的总设计师,他比谁都清楚飞控系统面临的压力。

毕竟他们要适配的硬件,可是有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复杂气动布局组合。

待宋振宇重新落座,杨威突然想到什么,下秒扭头朝徐铭望去主动搭话。

连神情都缓和了下来。

“觉得怎么样徐铭,有没有让你这个天才,感到压力?”

“咱们的新型隐身战斗机设计,确实导致想研发一套完美适配的飞控系统很难,我昨天看完数据资料,也才只有了一星半点的想法。”

“今天还需要进一步推导论证才行。”徐铭回过神根据情况如实开口回答。

昨天他通过对飞控系统的问题重构,脑海中确实有了几点可行的思路,不过距离真正动手去执行的话,却还缺少几分科研的严谨性。

打算等详细推导论证后,具有一定把握,再向杨总师进行汇报说明。

主要贸然对原有的飞控系统操刀优化,有可能最后试验的结果会更加差劲,如此这期间投入的努力都会白费。

然到他的这番话,传进杨威和其他人耳中时,脸上却不约而同现出些许惊异之色。

杨威更是下意识追问道:

“你刚才说关于飞控系统的数据资料,不但已经看完还有了想法?”

以歼20飞控系统的复杂程度,正常情况下哪怕是擅长此领域的研究员,想了解熟悉也需要不短时间。

结果现在他们听到了什么?

徐铭竟只用一天,便看完了全部资料,并且脑海中还产生了新想法。

这种速度未免太恐怖些。

但又想到徐铭年纪轻轻便拿到数学奖项,若没如此变态的学习速度也难说得过去,于是立刻就把关注点放在了所谓想法思路上面。

杨威的话音刚落,还没等徐铭开口应和,未作丝毫停顿便又紧随其后补充。

“快详细和大家讲讲。”

旁边宋振宇等其他数位研究员,则都把目光牢牢锁定在徐铭身上等待下文,眼中闪过期待和好奇之色。

若别人今天在会上讲这话,或许大家不会放在心上。

认为不可能有什么好的可行思路。

然放在徐铭身上,则情况就完全不同。

究其原因,只能说徐铭太过优秀,早已把天才两个字刻在了大家心里面。

因此哪怕是随便一个观点,都要详细验证。

徐铭面对突如其来的众多目光,多少有些意外,但既然杨威总设计师都已经发话,他也不好继续去卖关子让众人的期待落空。

稍微组织下语言,说了句开场白,接着便阐述起自己的思路。

“那我就讲一下想法,也好和大家探讨其中可行性。”

“关于飞机在特定速度攻角机动下,所出现的震颤问题我认为可以视为,动态系统的稳定性优化问题。”

“避免从传统的控制问题上考虑。”

“我们可以从现有测试数据中,提取震颤模态,对控制律做一次微手术,不对飞控系统架构大改,只优化控制律中的特定参数和滤波器结构。”

“至于控制分配算法,目前现有的算法,仅基于简单的线性模型,无法充分发挥所有控制面的协同潜力。”

“特别是在极端工况下效率不足。”

“如果能使用更强的求解算法进行改造,开发出一种能在毫秒内解算出,最优控制方案的实时算法优化问题。”

“或许可以提高飞机的机动响应速度,减少阻力带来的能量损失增加航程。”

徐铭几乎没有任何停顿,全部讲出自己的想法,接着又拿出昨天推导时的手稿递给大家。

“这是我列举的具体算法应用方法。”

包括杨威在内的众人,伸手接过这些草稿,整个人不免仍旧有些恍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