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首个国际数学奖项二合一求月票(第4页)
按理来说这应该感到高兴,但又怎么可能,心里面没有半点遗憾。
不过他很快便调整好了心态。
随即同徐铭讲。
“那你就跟着李院长去吧,我也想看看,相场模型究竟能否应用到隐身涂层设计。”
“它的价值越高,便越有助于我国的科研事业腾飞。”
讲到这里他未做停顿又补充道:“记得不要耽误了下月的颁奖典礼。”
“我知道了导师。”徐铭点点头表示知晓。
接下来他也不再过多逗留,从理教楼出来,便先返回自己的博士生宿舍。
首先打开电脑登上邮箱,果然看到有不少新的邮件。
除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和国际数学联盟外,还包括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萨纳克教授,以及罗格斯大学伊万尼克教授的祝贺邮件。
两人同时行使自己的权利,提名他为本届拉马努金奖获得者。
如今奖项正式确定下来,他们当然也会第一时间被告知相应的结果。
且届时也会出席颁奖典礼。
对此徐铭倒也没啥好说的,当即便撰写回复邮件。
向奖项主体负责机构,以及两位教授表示感谢,并在邮件中提到非常期待与两人的再次见面。
待把这件事处理好之后,才开始简单收拾东西。
……
翌日。
徐铭准时又来到航空材料研究院,同李何伟院士一行几人前往实验地。
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作为国产新型隐身战斗机的主体研发机构,但原型机需要的风洞实验,却是在旁边临近的涪城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进行。
毕竟这里拥有着全国最大的风洞实验基地。
在李何伟的主动邀请下,徐铭坐在他旁边座位,路上听到对方补充新的情况。
“我刚接到锦飞那边的消息,说这次空军方面也会有人过来参观实验,看来他们对新型隐身战斗机,同样是等不及想尽快看到首飞。”
“希望到时候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徐铭把李何伟院长的话听完,然嘴唇动了动最终却并未插嘴回应。
只能说对于这种情况他非常理解。
如今放眼国际,海外有最先进的猛禽战斗机,以及有着四代半水准的阵风双发战斗机,反观国内的三代机歼10都才服役没有多久。
正值形式多变的局面下,确实迫切希望看到国产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问世。
当然徐铭对自己的电磁耦合相场模型,还是比较胸有成竹有信心的。
所模拟出的颗粒粗化过程,误差数值应当处于正常的范围内,不会影响到航空材料研究院的反向优化。
再者说到了眼下这步,新的涂层设计方案都已经制备出样品即将实验,关于相场模型的讨论,只能等待最终的验证结果出来才行。
届时效果究竟如何,会非常清晰。
约摸用了几个多小时的时间,徐铭跟着李何伟一行人顺利到达涪城。
且刚出来便迎上前来迎接的邢晖和许宇凡,以及还有跟在人群中的林伟。
“院长。”
“对原型机的新一轮验证,定在明天上午,我们先去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邢晖快步迎上李何伟,汇报起这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