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页)
想想后期泰山这个“光荣榜”变成了“耻辱架”,一君一臣两个人又再次捂住了自己的脸。
之前夸被夸的那些话都是现在丢出去的人啊。
【张说的话,加上全国各地文人儒生的联名上书,让李隆基觉得火候终于差不多了。所以他大手一挥,作顺应民意的样子:封禅!】
【封禅可是一个影响全国的大事,一时间,中央各部门都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了,不管是跟随皇帝一起去的人选,还是护送队伍,小到后勤保障的每一个人员都需要仔细筛选确认。】
【开元十三年的十月十一日,李隆基带着一群人踏上了在去泰山的路,这个队伍排场巨大,相当拉风,光是后勤的小队都绵延了几百里,晚上安营扎寨的帐篷都有几十里。】
哈哈。
经天幕的提醒,李隆基再一次对自己带来的人数有个一个清晰的概念。
当时只想着排场要大,面子要足。
完全没有想过天幕会在这个时候出现,顺便给他来个背刺掀翻他这回事。
所有人,包括那不起眼的后勤小兵都能看到天幕。
这回真是丢人丢大发了,这相当拉风的巨大排场都变成了笑柄。
【我们都说泰山封禅是盛唐的顶点,在此之后不仅暗生危机,李隆基的性格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开始变得爱好奢侈享乐,开元初期选人才的锐利眼光也消失了,最后本性暴露,愈演愈烈,以至于酿成大祸,最终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李隆基低下头,肩膀也垂了下来。
来吧,骂吧,他准备好了。
站得靠后一些的宋璟也准备好了。
他在一众人差异的眼光中拿出带墨的笔和已经发毛的纸,然后认真展开那张纸,目光灼灼看向天幕。
来吧,骂吧!
让他听听天幕要说陛下日后会犯什么错,他通通记下来,确保见缝插针进行劝谏。
光是之前那几处错误,不知道陛下有没有记在心里,反正他已经说到不假思索就能脱口而出的地步。
他得把天幕说的话都记下来,再进一批货。
总要在陛下耳边念些新内容,给陛下换换脑子。
天幕给张说来了一个出其不意。
本以为要挨骂的张说现在睁开一只眼睛。
哦呦?还没有到背刺我的时候。
嘿嘿。
张说偷偷看了一眼李隆基颓废的背影,感受到了他心如死灰的情绪。
窃喜。
还没排到他,窃喜。
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啊。
天幕要骂人有陛下顶着,真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