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45锐气钝气抓虫(第1页)
把车交给了维修团队们,吴知眷就打算去解决自己的晚餐问题。
现在还有车没回来,但是外面的天色已经黑了。
可以猜到今天或许是除了头部的几个车手,其他的整体成绩或许并不太理想,后面的人要想追上前排冲击好名次,难度是越来越大了。
因此,她们去到饭堂的时候,其实并没有什么人。
在的人都是一些头部的车手,都是经常和媒体打交道,比较习惯看到同样有知名度的人,即使是看到这样一位新晋的天才车手,他们也不会吃惊或者有什么不一样的态度……好吧,还是有的。
因为她们是一匹黑马,赛前的所有人都没意识到的黑马。
黑马已经拿到了第二个赛段冠军了。
这足以让她们的关注度暴涨,更别说她们实在是太好认了。
女性参赛者加起来只有十多个,她们还是面孔和这里一大半法国人,一小半西班牙人,一小撮中东人不一样的东亚面孔,识别度简直是max,之前没出名前就有人看到一模一样的面孔总是形影不离地出现有点好奇,现在这个成绩就更加了……
车手们其实还好,都是跑拉力赛的,知道什么叫做一山还有一山高,拉力赛车手的职业寿命是很长的,今年的达喀尔车手里面甚至还有一名七十多岁的参赛选手,他是从达喀尔还真在非洲达喀尔进行的时候就开始参赛,从非洲到美洲,从美洲到现在的亚洲。
这么长的职业寿命里面他们总是能看到天才的不断出现,也习惯了面对各种新人的挑战。
但是车队们就没有那么这么放松的心态了,特别是大车队。
大车队有些甚至直接是厂队,就是厂商自己组的车队找的车手参加比赛。
一个是拿新车做实际测试拿到测试数据,二个是如果还能拿到冠军,那就能给自己的车贴金做宣传。
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比如在美国还有一个围场赛车赛事叫做纳斯卡,光说纳斯卡可能有人不懂,但是一说《赛车总动员》可能就有人悟了。
赛车总动员的赛制和纳斯卡是差不多的,就是不停地跑圈,它又不像F1那样门槛高,上场的车不需要花费大价钱去研发,基本是常见的车型。
这主要还是和纳斯卡的起源相关,纳斯卡往前追溯可以追溯到美国的禁酒时期,当时的禁酒令催生出了一群黑||帮酒贩子,这些酒贩子开着自己的汽车去贩酒,为了躲开警察的追捕,进入了大改装时代,全部人都在不停地改装他们的车,那改装是真的改得很不讲道理,怎么快怎么来。-
毕竟跑慢了真的得铁窗泪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攀比,这些法外狂徒一旦聚集起来,就会不自觉开始攀比自己的车,各种吹牛自己到底有多快,显然的,谁都不服谁,那怎么办?比赛呗!
于是这些人聚集在一块进行比赛,这就成了纳斯卡的前身。
随着这个赛事越来越多人关注,开始有厂商加入。
今天赢了比赛明天的车销量翻倍,并不是一句玩笑话,是真实存在的。
厂商们很喜欢利用各种备受瞩目的赛事来进行测试和宣传,然后又因为这些资本的加入,反过来催生了更多的比赛。
大车队就是背负着赢比赛,宣传自己车,今年度卖同款车就能带上“达喀尔冠军”的标签,让车辆更好卖。
然后今年……不讲理的紫娟车队出现了。
就离谱……
这么一支小车队!
这么一个之前寂寂无闻的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