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诺言与起点(第2页)
他太了解这个朋友了。
祁祺慢热,话不多,也不轻易把情绪摊在别人面前。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个人一旦认定一件事,就不会轻易放下。
祁祺一直是圈子里最干净、最自律的那类演员。生活极有节奏,喜欢读书、健身,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也不喜欢应酬,更从不主动靠近热度。
感情方面更是低调得近乎沉默。圈里知道的也不过是大学时有过一个短暂的女朋友,之后这些年,他几乎把全部的热情和情绪都压进了角色里。
舒凯不是没想过——要能让祁祺念念不忘到这个程度的人,一定不简单。
于是他终于开口了。
“我记得你……马上要进组了吧?”
祁祺点头:“定妆之后就正式封闭拍摄。”
“那这样,”舒凯一边走向置物架拿毛巾,一边随口说着,语气却认真了许多,“你安心进组,我过两周要去欧洲出差,顺道拐一下罗马。”
他顿了顿,看了祁祺一眼:“你把手机丢的位置大概跟我说清楚,我去一趟警局问问,看有没有人捡到交过去。”
祁祺猛地抬头,眼中一瞬露出难得的情绪波动。
舒凯却故作随意地耸耸肩:“我又不是专门去找人,正好顺路。要真找不到,你也安心,该做的都做过。”
他拍了拍祁祺的肩,低声道:“你只管把戏演好,剩下的,我试试看。”
祁祺低头擦汗,嘴角轻轻扬起一点弧度。
他没说“谢谢”——他们之间向来不需要说这个词。
但他心里很清楚:在这个喧嚣而拥挤的行业里,能拥有一个舒凯这样的朋友,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
舒凯的背景并不普通。
他出身于一家历史悠久的实业家族,家底丰厚、资源充沛,从小就被安排好每一步未来的路。
按理说,他本可以沿着那条铺好的轨道一路走下去,成为资本市场上的新一代掌舵人,过着衣食无忧、按部就班的人生。
可他偏偏不愿走那条路。
他喜欢表演——不是玩票,而是真心热爱。
从大学开始,他就偷偷跑去剧场蹭课、看排练,一有机会,就找关系进剧组客串配角,甚至做过幕后助理。
可家里并不支持。表演对他们来说,只能是“爱好”,不能是“职业”。
所以舒凯至今也只能偶尔出现在家族投资的影视项目里,有时客串,有时挂个制作人头衔,更多时候,只是在圈外观望、打转。
他知道自己无法真正踏进去,所以当他看到祁祺——这个几乎拿命在演戏的人时,才会那样动容、羡慕,也格外珍惜。
他们在一次合拍戏中结识。一个初露锋芒却依旧沉默寡言,一个外热内敛却看人极准。没多久,两人就成了彼此身边最默契的存在。
祁祺慢热,话少,日子过得像一杯没放糖的茶。可他真心认定的人,从不会轻易辜负。
而舒凯恰恰是那个,不需他解释太多就能看懂他的人。
这份友情,没有过多言语,也不声张,却在每一个他最需要支持的时刻,静静站在身边。
此刻,祁祺坐在器械边,听着对面那人继续自顾自调侃,忽然觉得心里那点懊恼与遗憾,也慢慢落了地。
另一头的刘奕羲,其实也并没有那么淡定。
回到北京后的第一个周末,她就约了王瑛子吃饭。
不是因为有什么特别的事,她只是忽然觉得,自己需要一个人,说说话,也许不是倾诉,只是简单地,把情绪梳理一下。
王瑛子很快就答应了,两人约在市中心一家她们常去的小馆子。
那天刘奕羲比约定时间早到了半小时。她坐在靠窗的位置,点了杯热茶,一边看着窗外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一边下意识地频繁点亮手机屏幕。
手机通讯录里,“Roma那个他”的名字仍然安静地躺在最上方。
那串数字,她并没有删。
自从送出那本书之后,她确实等过——等他发来那张承诺过的照片,等那个画面被完整地兑现。她甚至也想过要不要主动拨通那串号码。
不是没犹豫过。
她无数次在深夜将指尖停留在那个名字上,屏幕发出细微的光,照在她脸上,也照亮了她心底那一点点藏不住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