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恨晚上(第1页)
1868年9月25日,年方十五岁的江衡正式成为了苍梧中学的一名住校生,她被安排在高中部一年级十九班。
在这之前,渡边纨素已经贴心的替她收拾好行李箱和书包,江衍也给她准备了不少零用钱,只为了让她能在学校多吃些好的,出门在外想买些什么东西也不至于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些如果不够用的话,随时可以再回家拿。”
提前好几天,王校长就特地向十九班的各科老师们千叮咛万嘱咐:
“这女孩是咱们副局长的亲妹妹,你们可要对她多加关心照顾。
她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成绩可能也一般,你们可千万要耐心些!”
江衡刚进入学校的大门,就受到了特意等候在门口的一众教职工和校领导的热烈欢迎。
校方派遣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代表,同为一年级十九班的安珺同学,充当她的“导游”,带她找到自己的班级,再顺道讲解一些苍梧中学的发展历史。
行走在偌大的校园之中,不知为何,江衡总觉得这所学校的气氛有几分不对劲,甚至略显诡异。
她在江家的时候,江衍曾告诉过她,说这苍梧中学是整个凌恒城中最好的学校,风景优美,历史悠久,处处充盈着泌人心脾的知识的气息。
只是,在江衡看来,这“知识的气息”可实在有点奇怪。
它不是书卷中氤氲的淡淡的墨香,也不是祈福仪式上弥漫在礼拜厅中典雅中正的檀香,更不是她们沐浴更衣后洒在身上的白茶清露所独有的馥郁茶香,而是一种混杂着胭脂水粉、劣质香精、各种酒类与烟灰所共同形成的,有几分刺鼻的怪异味道。
现在的这些新式学堂,早已背离了任平生建立它们的初衷,失去了其作为教育场所应有的学术气息,沦为了一个缩小版的社会,乌烟瘴气,处处混乱不堪。
各种“富二代”、“关系户”在校园内作威作福,也没人敢去管他们。
抽烟、喝酒、打牌,逃课,对于将近半数的学生来说,已经是一种司空见惯到不值得一提的常态,甚至有人将其引以为傲,自以为是什么“标新立异,追逐潮流”的“进步”行为。
弥漫在他们之间的风气,已经和李昭旭那一代人大相径庭了。
“唉,这才过了多少年,现在的学校,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
安珺带领着江衡,一直引她到了十九班的门口,那时,十九班的国语老师吕宝昌先生正在为他们授课。
吕宝昌在讲台上抑扬顿挫,手舞足蹈,挥洒着汗水,讲解地十分卖力认真。
台下,却只有零星一两个人真正在认真听讲,大多数人,要么在东张西望、交头接耳,要么神色黯然、昏昏欲睡,或者是已经睡着了。
“咚咚咚,”安珺轻轻敲了敲前门,声音很小,却还是让吕宝昌给听到了。
他停下了讲课,示意两人进来。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大家掌声欢迎!”
骤然间,交头接耳的同学们停止了讲话,昏昏欲睡的同学们抬起了头,安珺回到了自己在第三排的座位上,三十五双眼睛齐齐盯向站在门口的江衡,让她感到有几分不自然。
“这位同学,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吧!”
迟疑片刻后,江衡还是走上了讲台。
“那个……,大家好,我叫江衡,很高兴认识你们……希望以后能够和大家友好相处……”
话音刚落,台下立即噼里啪啦地响起了一阵带有着一定起哄性质的掌声和笑声,夹杂着一两声震耳欲聋的“炮声”。
这是一种名为“纸炮”的娱乐物品,用草纸折成,在空气里一摔就可以发出很大的响声,和过年时的鞭炮类似,是十九班人搞恶作剧,惊吓同学的必要“礼节”。
江衡从来没见过这种稀奇古怪的东西,还以为是谁在教室里面放了爆竹,吓得她连忙捂上了自己的耳朵。
见到江衡惊慌失措的样子,台下的学生们笑得更加起劲了。
“安静安静,你们吓到人家新同学了!
江衡,张尚文同学旁边还有一个空的位置,你先坐到那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