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不渝下(第1页)
“为了共同的理想,为了平等的明天。
我们团结一心,全力以赴地前进着。
为了永恒的自由,为了伟大的胜利
我们甘愿奉献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
………”
纳川学馆广阔的操场上,响起了孩子们嘹亮的歌声,像清晨的鸟鸣声一样悦耳动听。
这首歌叫作“胜利颂”,是任平生还是一名年轻学生时有感而发。
后来,他的一个朋友,当代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之一王春雨先生替他谱了曲。
“胜利颂”的歌词简练有力,通俗易懂而不失艺术激情,曲调慷慨激昂,焕发着强烈的生命力。
这样的一首歌曲,足以激发出歌唱者和听众们内心的热烈情感,唤起人们对自由与平等的追求渴望。
纳川学馆的孩子们,也正是这样一群渴望改变现状并且将会全力以赴地推动社会变革的进步青年,是国家发展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他们的思想,从接受教育的那一天起,就一直被科学地塑造着。
每一个人都能够深刻的意识到,封建主义对于人民精神上的压迫和钳制是不可估量的。
它是一个极端落后的存在,早晚有一天会被彻底消灭。
而消灭万恶的封建主义,则需要所有人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奋斗。
在一众进步青年中,李昭旭显然是最为出类拔萃的。
他凭借着自己出众的能力与锲而不舍的坚持,很快成为了任平生的“左膀右臂”和蒋经纬、常思恒并列。
任平生也许足以被称得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但他绝对算不上一个真正知人善任的上级——
在他最为器重的三名学生当中,只有李昭旭完整地继承了自己的伟大思想,在最艰难的时刻坚持着将星火传递下去。
剩下两个,都不过是借着任平生的好名声而肆意妄为的离经叛道者。
他们根本算不上什么“最好的学生”——那都是他们给自己脸上贴的金,而任平生现在却偏偏赏识着他们,对他们寄予厚望,
“先生,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把事情办好,投机取巧可不是什么真本事。
您应该提防些那样的人,小心他们心怀不轨。
先生,我实在不希望您上当受骗。”
不止一次的,李昭旭担心任平生将来受到背叛与伤害,好心地提醒他。
然而,每一次,任平生似乎都不是太在意
“昭旭啊,这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你应该懂,只要能达到最终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到底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经纬和思恒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过分急于求成了些,那也是因为他们好胜心太强,不会有什么别的心思。
本质上,他们也只是在走自己的路而已。”
多年以后,李昭旭的担忧尽数应验。
到了那个时候,任平生即便是再后悔自己未能早听劝告,也已经来不及了。
作为以“科学、进步”著称的学校,纳川学馆的女同志们也同样拥有相当高的思想觉悟。
她们追求权利与义务的平等,追求身体与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反对封建制度下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迫与包办婚姻等落后陋习。
在这群女同志当中,论起思想的高度与才华的出众,和李昭旭同届的杨雯雅恐怕无人能够与之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