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用月老牵线(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清晨,院子里的喇叭花开得正好,孟薇弯腰轻嗅,和煦的阳光洒在她身上,为她周身罩上一层光晕。

冯氏看着自家闺女,这世上的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儿女最好,她也这么觉得。

等莹莹再长一岁,就该给她相看人家了,不求女婿身世显赫,只愿是个知冷知热的好儿郎。

冯氏轻声唤她:“莹莹。”

孟薇直起身子:“阿娘,什么事?”

冯氏招手,带她回厢房,悄悄从箱子里摸出一件东西。

孟薇打开一看,是一件蜜黄色的肚兜,上头绣着灰色蟾蜍。

她忍不住笑起来:“阿娘,我又不是小孩子,这些贴身衣物我能自己缝,怎么还劳烦阿娘送我这个?”

冯氏感慨,从前抱在怀里的奶娃娃如今已出落成大姑娘,还有了自己的纸摊。

她说:“是呀,一眨眼,你都长这么大了,但你是我闺女,别人家的儿女都有母亲给他们缝蟾蜍肚兜,我的女儿也该有一个。”

老人们常说端午节时,小孩子穿上蟾蜍肚兜可以辟邪,于是冯氏每年都给孟薇做一件。

一年又一年,闺女长大了。

冯氏温柔地抚过孟薇头发:“今日端午,你不是和蕊娘还有你二婶约好,去给阿良助威吗?是你二婶来找你,还是你去找她?”

孟薇这才想起时候不早了:“二婶婶说好来找我的,都这时候了也不见她来,还是我去找她吧。”

今天不止是端午节,也是孟良正式成为龙舟鼓手的日子,为了这一天,他跟着族里长辈苦练了一年。

先前,孟薇和邹氏答应给他助威,祭神之后便是赛龙舟,可不能错过时辰。

孟薇去了二房的院子,冯氏身边的戚妈妈和她一起,今日人多,孟薇又生得貌美,冯氏怕她在外头遇到拐子故而叫戚妈妈跟着。

丫鬟见孟薇来,忙道:“二姑娘,我们娘子去了老夫人那里,一直不见回来,我也担心得很。”

她愁眉苦脸,不敢往下说。

孟薇知她怕什么,大抵又是祖母。

她赶忙往孟老夫人的院子去,刚走到院门外,便听见祖母正在训话。

“你瞧瞧,你给我们娥娘绣的什么东西?这蟾蜍多凶?你要是不诚心就别送,送就送个好的。人家说后娘心狠,还真说对了。”

孟薇心下一紧,连忙入内,就见邹氏红着眼圈,垂首立在孟老夫人跟前听训。

孟娥抹着眼泪,一把抢过老夫人手里的肚兜,使劲摔在邹氏跟前:“你占了我阿娘的位置,少在这里装好人,我不稀罕你的破东西。你滚!”

邹氏原本咬牙忍着,被她这样一骂,也捂着脸哭起来。

怎么也想不到,这孩子的心根本捂不热。

其实孟娥的亲娘去世才三个月时,老夫人等不及二儿子服完一年丧期,便催着他续弦。

孟家二郎不像大郎孟士衡,他从小最听老太太的话,于是丧妻六个月后,便听老太太的安排娶了邹氏进门。

邹氏性子温和,按说老夫人应该满意。

怪就怪在新妇过门了,老夫人又像待死去的儿媳那样,看邹氏横竖不顺眼,硬是把孟娥接去自己屋里照顾,日日对孩子说些后娘心狠的话。

这些大人的事情,孟薇身为小辈不好参合,但也不忍心眼二婶婶被欺负。

她上前,拾起地上的肚兜,轻轻拍掉尘土。

这肚兜是用一块粉色的绸缎缝制,是孟娥最喜欢的颜色,上面绣的癞蛤蟆胖乎乎的,眼睛又大又圆,横看竖看也称得上可爱。

孟薇低眸思忖如何带二婶婶走,要是没人帮忙,只怕祖母会训二婶婶一天。

好言相劝不管用,她福了福身:“祖母万福,今日端午,孟良去划龙舟了,我和二婶婶答应给他助威,大姐姐要和我们一起吗?”

孟老人不敢招惹大房一家,但也不愿搭理孟薇。

她换了副笑脸,转头对孟娥说:“好孩子,天气热,咱们不去,你听话。待在这里陪祖母,祖母给你弄好吃的,啊?”

孟娥泪眼瞪着邹氏,一头扎进老太太怀里,哭道:“我要陪祖母。后娘没一个好心的,我才不和后娘去,没准把我也弄死呢。我本来有亲娘,都是她克死我阿娘!”

这话说得莫名其妙,邹氏却有苦难言,只能抹眼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