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绝密文件(第1页)
第35章绝密文件
窗外传来几声蝉鸣,老林起身合上窗帘,阳光透过百叶窗在资料上投下条纹。
“我说老江啊!那篇施密特理论的论文,你还记得是哪一年发表的吗?”
老林不客气的坐在牛皮转椅上,打开办公桌上电脑的国际科研文献库。
作为一个很有正治敏感性的技术官僚,老林要把这能改变国家能源战略的技术捅出去之前,自然是要慎重一些。
“去去去!你就不会直接搜题目啊!二十多年了,记得大概内容就不错了,你真当我老头子是过目不忘啊!”
江教授走过来,把他直接连带着牛皮转椅都推开,自己杵着办公桌,看着电脑屏幕,亲自来找那篇论文。
“是啊!我们都老咯!”
老林坐在一边感慨,江山代有人才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啊!
“老江!你找到没有啊!是不是你也忘了吧!”
“喏!”老江得意的找到一个唯一搜索项,点开了那篇论文。
好吧!总归有些倔驴是记得住的。
这篇《超临界环境下的离子传导特性》理论方向,的确是侧面论证了对熔盐电储能中液态锂电池性能的提升的可行性,按照这个模型看,至少也是3倍性能提升。
那么现在就捅上去吧!
两个老顽童商量好之后,显得无比认真起来。
办公室的门合上。
老林摸出手机给秘书打电话:“帮我通知一下标委会成员,下午开一个紧急会议。”
“对了!”他摩挲着手里的手抄件,又看向保险柜的原件,又吩咐秘书:“通知深城国安的同志,准备转移两份绝密文件!”
“老林啊!”江教授明显有些不舍:“我这手抄件也要拿走啊!”
这里面的一些气态锂电池的工艺,对江教授正在研究的钠离子电池也很有启发性的。
要不然,他为什么熬夜手抄一份,还不是为了留下自己再研究研究啊!
林副院长不是江教授这样的专心技术的科研人员,他自然有正治敏感性。
这种东西,说小了是事关五年新能源战略计划,说大了可是关乎国运之争,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熟悉油价的朋友们都知道,国内一直在为摆脱石化能源的依赖而努力。
2个小时之后,这两份绝密文件就从深城送到了京城技术委员会进行技术审核。
林副院长跟国家储能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成员简单的开了一个加密的电话会议之后,在京城参加储能峰会的成员拿到了技术委员会的审核结果。
而后,国家储能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在京城的委员,给发改委的同志提交了一份由主任委员起草,集体署名的书面报告。
国家储能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建议,重新技术论证未来五年的熔盐储电站建设规划。
发改委的同志找技术委员会和中科院的相关人员核实了林主任提供的资料的可行性后,决定抽调电池领域专家组成考察小组,亲自去深城印证技术的真实性。
这边老林在急着跟委员们开电话会议,讨论气态离子技术出现,对国家储能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后续工作的影响。
另一边,由于手抄件也被国安的人带走了,办公室也被老林开会征用了。
江教授对于“钠离子电池”这个黄脸婆不屑一顾,没有研究的心思。
他握着手机站在实验室窗边,拨通了许明远的号码。
电话接通时,那头传来许明远略微有些嘶哑的咳嗽声,显然这是他整天徒劳的给投资人打电话,给远途拉投资的结果。
“明远啊!”江教授故意放轻了声音,对这个给他长脸的得意门生格外的温柔:“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你那项目有眉目了。”
只是碍于老林交代江教授,这事尘埃落定之前要保密,所以他也不能说的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