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千禧年的老师只是简单讲解,加上自己的理解给学生布置作业。最后的落脚点往往就是做题,缺乏整个系统的梳理。

首先看的是语文考纲,语文试卷分为阅读篇和写作篇,阅读篇分为现代文阅读、文言文;其中现代文一般是两篇,题材是议论文和记叙文或者散文;文言文分为诗词背诵、诗词理解、古文理解等三部分内容。钱一文本来想按照惯有的思路,将需要背诵的诗词一一摘录,但是发现诗词背诵只占4分,嗯,这4分不重要了。特殊情况要特殊对待。

在看考纲+看试卷的过程,钱一文发现议论文是多么友好的体裁,只要找出论点,再看到其论证过程,加上分析一下论据是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议论文答题完全不是问题。

记叙文、散文往往也能从文章中看到作者的观点,回答的时候往作者的观点上靠,自然而然也可以答对。

再试着做了一下模拟试卷,准确率很高,看来大学四年的熏陶还是有点作用的,钱一文真的要被自己感动哭了。

更让人振奋人心的是,她想起了高考的作文题目。主要原因是那几年的作文题目是同一个出卷老师,而那位出卷老师大概是哲学家,特别喜欢用一组词语作为高考作文的题目,据说主要目的是突出学生的思辨性。比如去年是忙与不忙,今年应该是光和暗。哎,大概是要让学生都变成辨证为主义者吧。

梳理了下语文,嗯,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钱一文雄赳赳气昂昂地打开了数学,平面向量、集合、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直线与圆的方程……再打开模拟卷,知道自己大题不会做,根本不知道自己连填空题、选择题都看不懂了。

12点,钱一文还在奋力和数学题斗争,谁料越看越糊涂,她觉得她的数学水准大概退化到初三了,还有可能是初一。

再三听到钱妈妈的催促声,迫不得己,钱一文只好收拾作业,准备睡觉。晚上不由地向漫天神佛祈祷,让生活恢复正常吧,学习真的比上班痛苦。

不过,大概神仙们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来满足“蝼蚁”的心愿。一睁开眼,钱一文看到的还是淡蓝色的窗帘、挤得满满当当的书桌,当然还有那蓝色的校服。

她沮丧地穿好校服,刷牙时,突然想起,所有作业都没做!到学校抄都来不及抄啊,现在老师不会检查,应该能蒙混过关。

无精打采地坐在餐桌边,让钱一文有点高兴的是吃到了熟悉的味道——张记饭店的小馄饨和油条。

张记饭店是小区门口的夫妻店,开了十几年,是钱一文从小吃到大的“食堂”。早上有各式中式早点。老板有经济头脑,雇了两个人,中午和晚上又多了盖浇饭、砂锅面等品种。因为物美价廉,生意很是火爆。可惜后来因为老板生病,这家店在钱一文读大学的时候关掉了。

“昨天你就有心事,学习压力不要太大。“钱妈妈将油条递给女儿,”你就按照以前的水准参加考试,妈妈不给你压力,你自己也放松点。”实际上,昨天李美心就觉得女儿不对劲。平常吃饭叽叽喳喳,昨天话很少。吃好晚饭本来还会磨着看看新闻,有时还要看看娱乐新闻;昨天直接回房间用功了。以前自己说她大伯母,她还觉得自己有点啰嗦,昨天竟然不反驳自己。真的是奇了个大怪了。想找女儿谈谈心,又担心自己话太多,激发她逆反心理。开家长会的时候,文文班主任特意说过要注意小孩的心理,要平常心,哎。

李美心正琢磨怎么才能和女儿把话说开,就听到女儿嚎啕大哭,咧着嘴,仿佛遇到了什么过不去的坎,到嘴边的疑问立马消失了。脑海里浮现的是女儿刚出生的模样,红红的,小小的;现在一晃眼就长这么大了,而且长得那么像钱志强。

钱一文从小就很乖,自己有时加班,她就自己到她姥姥姥爷家吃晚饭。学习方面,其他小朋友学钢琴、小提琴,她就从来不提自己想学。还好钱志强给自己留了这个房子,自己的工资才能对付,女儿的吃穿才不愁,可是她想再学点兴趣爱好也是没钱了。

觉得自己有点丢脸,这样哭,钱一文立即用袖子擦干眼泪,对着李美心露出大大的笑脸:“我想通了,哈哈。”钱妈妈竟也没有追问,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是却让钱一文松了一口气。难道要说自己已经28岁了,即将到来的高考对自己来说就是噩梦,她完全没有办法接受这个现实吗。

哭过一场,钱一文才知道自己真正接受了重生这件事,也在心里暗暗发誓,不再为这件事纠结,要尽自己所能走一步看一步。把高考关度过后,努力赚点钱,让李女士能够轻松一点。毕竟自己有未来十几年的记忆,肯定能找到商机。

到了学校,钱一文镇定地和孙丹丹解释,自己忘记拿试卷了,待会儿如果老师抽到自己回答,希望她帮忙掩护一下。单纯的孙丹丹一口答应。

记得这一年高考,孙丹丹考到了B市的大学,毕业后直接留在了那里,成为了一名律师。完全想不到现在这么软萌的孙丹丹,怎么会进化为女强人的。

课上,钱一文拿出数学考纲,打算先通过考纲,把涉及到的公式整理一遍,把数学概念都重新学一遍。值得庆幸的是,现在钱一文的记忆能力是17岁的,而不是一团浆糊的28岁。经过一上午的总结,钱一文发现自己在集合、立体几何、数列方面理解最快。于是决定下午巩固一下这几个模块,最终目的是通过分别突破,让自己的数学达到90分(总分150分,90就是及格线)

课间,钱一文也丝毫不放松,趴在桌上,心里默默构思那篇知道题目的作文,光与暗。思考论点和分论点如何写,才能既有思辨性,又能切合题意。

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教室里极其安静,基本都在埋头做题,钱一文的安静倒也不奇怪。

偶尔也会听到后排几个男孩子的嘻嘻哈哈声。每个班级总会有几个“天才”,是轻松学习就能拿到高分的那种类型。28岁的钱一文知道,有的是真的聪明,有的是用努力来装聪明。比如李子凡这个数学老师的宠儿,在奥数比赛拿过奖,轻松拿到高考加分。他最后考到了B市最好的大学念数学系,还没毕业就被导师看重,年纪轻轻就进了研究所。为什么对这个事情这么清楚呢,因为没重生回来之前,孙丹丹和他正在交往,很快就会结婚的那种。

心无旁骛地学习了一整天,钱一文虽然疲惫但是志气满满。打开家门,却听到大伯母姜春兰的柔柔的声音:“我们家一心班主任说她考大学没有问题,现在这个社会,大学生稀缺。”,“不过她数学有些题目不会,我就想一文也读高三,两人一起学,效率肯定更高。”

第4章高三进行时(3)

姜春兰在一家连锁商厦工作,是某少女品牌专卖店的的营业员,品牌只是本土的一个牌子,知名度不高,爱好模仿。但因衣服价格实惠,生意不错,靠提成她的工资较为可观。直到过几年淘宝、京东盛行,类似的实体店入不敷出。原本光鲜的职业没落了,姜春兰每月基本赚不到什么钱,她就顺势退休了,因刚够15年的社保,退休工资只有不到2000。而大伯钱志飞原本是修理厂的职工,后来改行做了出租车司机,赚钱没几年,就因网约车盛行,维持温饱水准。

而早前说过李美心在一家合资企业工作,她一直工作到50岁才退休,又被原来的企业返聘,最后到手近5000块,更别提那家合资企业时不时下发的福利。可以说,等钱一文大学毕业后,他们家生活条件确确实实要比大伯母家更好一些。这对于姜春兰来说,就如鲠在喉,毕竟在十几年里,她家可是比李美心那对母女过得好一些的。

钱一文至今还记得她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过年,吃年夜饭,饭桌上“和乐融融”,有爷爷奶奶、大伯钱志飞一家、小姑钱小丽一家、还有钱一文。从钱一文有记忆的时候,李美心没有和钱家一起吃过年夜饭。

小时候,李美心会把钱一文送过来,然后等吃好年夜饭再接走。等钱一文上了高中,她就自己坐车到钱大伯家,自己坐出租车回家。李美心直言不讳地对钱一文说过,自己不会阻拦钱一文亲近他们,但是自己肯定不会再和他们一起吃年夜饭。钱一文当时没觉得,后来想想,这其中肯定还有不为人知的内幕。

那天饭桌上,大伯母知道钱一文的工作,她第一句话就是:“你这个是没有编制的吧?”理所当然的语句让钱一文很是不爽,她直接反驳“我是通过考试考进去的,姐姐现在在哪里上班呀?”大伯母尴尬的笑容至今让人回味。

不过今天大伯母怎么到家里了?她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一文,我在和你妈妈说呀,最后一个月,你和你姐一起学习,那话怎么说的,对对,就是查缺补漏,一起提高分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