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2页)
孟驰坚紧赶慢赶,在出发前做好了阿绵吩咐的要带的货物。
到了书院要出门踏青的那一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阿绵的背篓都是零散小件,但是装得太满了,导致她走路像个小乌龟似的,特……别……慢。
孟驰坚的货担里是铁器、怕磕碰的陶瓷碗、两人的行囊(主要是两人的换洗衣物),还背着两把伞。
他默默观看了会儿小乌龟努力挪动的样子(他觉得平日里总是跑来跑去、动作灵巧的阿绵变得这么慢吞吞的很好玩),才喊住她,将她背篓里的香胰子们拿出来放在担子里。
如此总算保持了前进的速度,就这样赶到了书院门口。
门口已经聚着不少书生,各个穿着齐整、戴着幞头,手中拿着一把折扇,与好友谈天说地着;女子来的不多,因为此番探春学子也不允许骑驴骑马(只有先生们可以),大约四五个小娘子。
“呵,那个了望台和鼓楼我都看腻了,洲城也没什么有意思的,那还有个大书院,”季衡之瞧着满脸兴奋的众人,“啪”的一声展开折扇,“我可是在洲城长大的。”
围着他的则是羡慕,其中也有一两个小娘子,都鼓动着他多说一些洲城的事。
“书我是念不过你们,但若是说起洲城中的哪家酒楼菜色最好,那我可就要说道一二……”季衡之见到出现的陆阿绵,嘴角抽搐几下,“你是货郎啊?!我们这是闲情雅致、悠然自得的踏春,你当这是去赶集了?”
第110章校霸篇(二十四)
阿绵根本不理会他,径直去与旺旺说话。
孟驰坚跟在后面,无声地笑了笑。
“阿绵,你、你可真是想一出是一出。”旺旺特意打扮了一番,颇有些忧虑地打量着她的货物们。
其实季衡之是把众人心声说出来了罢了,尤其在书生们的心中,常言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样一门心思钻进蝇头小利里,是很违背君子之道的。
但由于阿绵是娘子,又不考学,文人间的声名对她根本就无用。
“我帮你背点。”旺旺顶着众书生意味深长的目光说道。
阿绵摇头:“不用,免得赃污了你的新衣,这不重的。”
王子轩也来了,他大约是当掉了之前穿着的绸缎衣裳,如今和阿绵一样穿的是棉布的。
“给我试试。”他很酷地说,然后试图单手拿起阿绵的背篓——
“你这里头是装了砖头吗?!这么沉!”
阿绵说:“我自己背着吧,这样我比较放心一些。”
王子轩也不逞能了,他来到这个时代最能融入的一点就是体型,和吃不饱饭的流民很类似,手脚都跟烧火棍一样细。
而女院的小娘子们倒不是觉得挣银子有什么不好,但是她们大多家世较好,一直以来认为赚钱就是像父亲母亲那样,和家中的掌柜们每月对对账、管着东家们不要让他们吃掉太多利润,坐在家中喝着茶,便有白花花的银子流进口袋里。
而不是像这样,又累又辛苦,十分的不雅相。
这些十几岁的小娘子们对视一眼,说起了小话:
“你们瞧她,真是可怜,简直是个脚夫劳力。哪有女子是这样的?”
“若是我要做那等失了颜面的小买卖,真真是要羞愤而死,恐怕也得找个井跳了。”
“可惜了,相貌倒是中上,哪怕是做个我兄长的妾室,日子也比这好上百倍。”
“都少说几句……她在书院可是校霸,据说打过不少人的。”
小娘子们也就不再闲话,那怪人的夫君,看上去也不是个好相处的。
总归她们互不相干就是了。
夫子们清点了一下人数,午后就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