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3页)
老翁颤巍巍地扔了拐,朝她作揖,“林大夫大德,老身在此拜谢。”
“老先生使不得。”林疏桐招不住这架势,她看不见,于是只能无措站在原地。
顾淮音明白她的意思,双手把这老翁搀起,又拾起拐杖稳稳当当交到他手里。
她也嫌这气氛太严肃,忍不住出口打趣缓和:“哪有长辈向晚辈行大礼的道理,林大夫要是真受了是要撞霉的。”
老翁悻悻收手,从怀里重新掏出了那块布裹着的几枚铜板。
裹着厚茧粗糙发皱的手把铜板交到林疏桐手里:“实在是拿不出手,但家里上下只有这点……还请林大夫不要嫌弃。”
林疏桐仍是推拒,她知道这家人处境艰难,虽只不过几枚铜板,但她既不想收又不想让老人家心里过意不去。
于是叹口气换了说辞,“您是知道我处境的,睐山中人连见我一面都嫌晦气,哪里还愿意将东西卖给我呢?这钱财于我无用的,您收回去吧。”
老翁闭目不言,好一会才道:“他们不识大夫心仁,只光顾信那些无稽之谈。”
林疏桐苦笑摇头。
顾淮音听着二人对话奇怪,心道:到底她身上沾了什么‘无稽之谈’,竟叫整个谷中人对她如此忌惮。
林疏桐知道不收他钱财,老人家心里势必不安,复又轻声言。
“我年幼目明时,常常眼馋您屋前梨树上结硕大莹润的果子,想念至今,但怕您会忌讳我身上不详所以一直不敢向您开口,今日斗胆向您讨几个果子,就当是拿这几副药换的,您看成吗?”
“自然成的。”他又怎会不知是这大夫心思,不想为难自己。
才入秋不久,树上结的果子能有几多几大,挑挑拣拣也不过半篮子看的过眼的。
“唉……惭愧。”
林疏桐从容接过这半篮梨果,笑意浅浅,“多谢老先生,我就不叨扰您照顾孩子,先回清平堂了。”
回清平堂时雨已经停了,但路上湿滑依旧难行。顾淮音收了伞,伸手小心搀扶着林疏桐。
“睐山脚下湿气重,日月不盛。墙上经文说人长处这样的地方易沾小病,谷中只有一间医馆,为何谷里百十来户却鲜少有问病者?”
顾淮音在她身侧偏头轻声问,“也是因为穷苦么?”
“不算是,谷中人若真的得了什么大病,大多也不会来我这看。”林疏桐虚扶着她的手,“山谷南北共两家医馆,北边溪头清平堂,南边溪尾齐仙阁。”
原本谷中是只有清平堂一间,彼时林疏桐还未出世,她父亲收了个学医的徒弟名叫卞章州,后来这徒弟分出去,自建齐仙阁。
“哦?清平堂有如此女菩萨都门前冷落,难道那齐仙阁里住的是什么救苦救难的活神仙么?”
林疏桐知道她在拿自己打趣,忍不住嗔责,“淮音!”
分了神没注意脚下砾石散乱潮湿,脚步稳不住往侧边栽倒。
顾淮音手上还握着伞和半篮梨,只能勉强腾出只小臂去挽她的腰以防她摔倒,连着人一齐往怀里带。
衣料摩挲,顾淮音被她撞得闷哼一声。
林疏桐还没缓过劲来,只能就着这不尴不尬的姿势回揽住她的颈,脸与脸之间贴得极近,鼻梁无意蹭到她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