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大禹治水11(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众人齐齐盯住那位“惨不忍睹”的传奇人物。

原来这是大禹。

这就是大禹。

如果这“怪物”真是大禹,那么一切都说得通了。

这时候,就连迟钝如陶然,也想明白了其中关节。

原本大禹划九州,有了大禹,才有九州的分划。

这里面,大禹是“因”,划九州是“果”。

但在这个因果倒置的世界中,却是先有果,再有因。

于是先有九州的划分,再有大禹的出现。

所以当陶然误打误撞,在地上画出一幅“九州地图”后,大禹就被倒推出来了。

至于说为什么会长成这样……

众人唰地扭头,瞪着陶然。

多亏了这位人才,画了幅从头错到尾的九州地图。

祝衡扔了石头起身,拍掉灰,伸腿在地上踢了踢,将那些线条全刮了个干净,让地面归于平整。

那怪模样的大禹随着“地图”的消失,不见了踪影。

众人明白祝衡要做什么。

他要画九州,由大禹亲自擘划出的、真正的九州。

祝衡抬头看向书生:“还记得《禹贡》里怎么说?”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书生回道,“就记得这一句。”

众人若有所思地点头。

陶然不懂,悄悄怼了怼书生胳膊:“哎,这句话什么意思?”

书生本来不想回答,谁知余光瞥见除了祝衡外,站在旁边的其他三个人,都状似无意地伸长了脖子,打算偷听一二。

他只好解释道:“意思是说,大禹擘划九州,每走到一个山头,就砍一棵树立标杆标记,开出供人行走的山道,并且为那些高山大川,分类定名。”

“他这是图什么啊?”陶然又问。

“图治水。”书生被陶然烦得想掐死他,但还是认真解释,“你想,你要疏浚河道,是不是得先掌握各条河流山脉的走向才行?大禹就是为的这个。”

陶然“噢”了一声。

众人也“噢”了一声。

原来如此。

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大禹的功绩,若单单只是治水,不足为人道。

在治水之外,大禹给高山、大河定名分级,继而划分行政区域,成为九州之主,原本如满天星斗四处开花的史前聚落,从此一统。

没有大禹,就没有夏王朝的开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