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2页)
半晌后,陵容抬起头,眼中只剩下漫无边际的沉静与绝望。她握住晞月的手,哑着嗓子道:“姐姐去陪陪皇上吧。”
晞月沉下脸:“我不去,若不是皇上盼着嫡子,琅华姐姐才不会伤身过度。”
陵容:“风雨欲来,你去皇上身边照看着,我方能放心。”
晞月明白陵容的意思,她这大半辈子都活在琅华姐姐和陵容的护佑下,如今她也不能让陵容一个人承担。于是,晞月点点头:“好。你这边有什么问题,速派莲心来报我。”
陵容点点头:“好。”
晞月走后,陵容强打起精神安排嫔妃们守灵,众人无论真心还是假意,都是哭的哀戚。就连舒妃知道乾隆哭得几欲晕厥,也满脸哀伤地跪在灵前,恭恭敬敬地磕了几个头。如懿隐在众妃身后,面无表情,陵容也实在没有心力与她计较。
到了晚上,陵容遣走了众人,跪在灵前,为琅华烧纸。陵容将那一个又一个金元宝丢入火盆中,看着跳动的火焰:“枉我重活了一世,改了自己的命途,却改不了姐姐的寿数。。。。。。甄嬛,如今我也尝到你的苦了,算不算是我的报应。。。。。。”
陵容就这样在灵前说着,好像琅华还似往常一样,安静地听。。。。。。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是小心翼翼的嬿婉端着食盒走了进来。嬿婉先是在灵前叩了个头,而后看着陵容:“贵妃娘娘,您一日未进食了,嫔妾煮了补气的燕窝红枣汤,您用一点吧。”
陵容没有看嬿婉,冷冷地说:“出去,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准进来。”
嬿婉看着陵容这些日子简直瘦的不成人形,担忧道:“娘娘,您这样苦熬伤身啊。若您倒下了,还有谁能护着五阿哥和我们!”
陵容看向嬿婉:“什么意思?”
嬿婉咬了咬唇:“娘娘,宫里接连出事,有一事臣妾未来得及禀报。本想着只是件小事,但如今嫔妾越想越不对劲,还请娘娘定夺。”
陵容示意嬿婉说下去。
嬿婉:“当日嫔妾和仪妃姐姐带着阿哥和公主去圆明园避痘,偶然在五阿哥的衣物中发现了七阿哥的腰带。按理说,七阿哥的衣物应该都烧了的,当时只以为是宫人们在西三所拿错了,我们怕染上天花,就立刻派人烧了。现在想想,也许不是巧合,却也没有实证。”
陵容:“她们就这么按耐不住么!”
风雨欲满楼
国母新丧,乾隆命四海同哀,全国各地皆照京师治丧。连慈宁宫里也是白绸高悬,宫人们一片素缟。太后不必为儿媳服丧,但也换上了颜色素净的衣物。
太后看着面前明显得意的如懿:“富察皇后已去,中宫空悬,你可动了后位的心思?”
如懿心中暗喜,知道如今宫中只有她和舒妃是满洲大姓出身,即便高晞月、安陵容和苏绿筠位分再高、宠爱再多,前朝的皇亲贵族们都不可能奉汉军旗出身的女子为皇后。而如懿自觉出身高贵、与乾隆有青梅竹马之情,又是先帝亲自赐婚的侧福晋,理所应当成为继后。
但如懿并不想张口,谋求富贵位分都是那些不安分的品行低劣女子所为,高贵如她,那些好的、尊荣的,都该是别人求着捧给她的。
于是,如懿垂下眼睛,人淡如菊地说道:“当年臣妾对太后说,臣妾对后位并无心思。如今臣妾还是敢说,臣妾从未妄求过皇后之位。”
太后实在太了解如懿的心思,讥讽地笑道:“你如此得意,不会还幻想着这后位不必自己争,而是让皇帝拱手给你。跟你说什么,让你陪着他这种话吧。”
如懿没想到太后会如此严词厉色,她不明白,今日太后召她来,不就是要许给她后位的么?这宫里,还有谁比她更配得上皇后的名头。
如懿:“这都是皇上的情意和厚爱,臣妾不敢得意,唯有珍惜。”
舒妃不肯为自己办事,而如懿无家世、无宠爱、亦无子嗣,方便自己拿捏,所以太后想扶持如懿成为继后。但是太后必须要让如懿求着她,像是当年求她改名一样,让如懿清楚地明白,在后宫之中唯有听她的话才能安稳地活下去。
太后:“你真的觉得,靠皇上会让你成为继后?”
如懿:“臣妾还记得与皇上看的第一场戏。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臣妾和皇上是青梅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