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页)
她记得清楚,今日一大早四爷才离开圆明园,这傍晚时候又来了?就算是骑马,却也太折腾了些。
她走进屋内时,大着肚子的年若兰也正在与四爷说这事儿,语气里满是心疼:“……王爷,您不必太过担心妾身,这园子里有朱太医和稳婆在,不会有什么事的。”
“这几日天气炎热,您这样来来回回地跑,实在过于辛苦。”
四爷不仅黑瘦了,面上更是带着几分疲色,直道:“你叫我怎么能不担心你?这几日若叫我歇在王府,我只怕夜里睡都睡不着……”
年珠进去,福身喊了声“王爷”。
四爷颔首,他是知道年若兰性子的,索性指了指年珠道:“况且今日我过来是有要紧事的,就连额娘都听说了京中风靡的蔷薇露,问我有没有法子买上一瓶。”
年珠惊呆了,没想到她的蔷薇露竟已风靡至紫禁城?
“是吗?连德妃娘娘都知道了蔷薇露?”年若兰看了年珠一眼,含笑道,“德妃娘娘怎会知道蔷薇露的?我原以为宫中是什么好东西都不缺呢。”
听四爷娓娓道来,年珠这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这些年,当初称霸后宫的四妃早已成为了过去,如今后宫中得宠的妃嫔是王氏、陈氏等汉人女子,但德妃也好,还是惠妃、荣妃等人也好,那都是膝下有儿子的,母凭子贵,在紫禁城中日子仍过的舒舒服服。
当年她们比恩宠,后来比儿子,如今聚在一起虽不像从前一样锱铢必较,难免会说起近来得了些什么好东西,暗中互相攀比一二。
宜妃的小儿子九阿哥擅长做生意,但凡京城中有什么时兴的好东西,都会给宜妃送上一份。
宜妃前几日得了蔷薇露,免不得在德妃这个死对头跟前显摆起来,话里话外皆是她与德妃虽都有两子,但她两个儿子却是听话又孝顺,不像德妃,两个儿子一个远在西北,一个与她离了心。
宜妃之所以如此,无非是见德妃两个儿子得皇上喜欢,甚至有极大可能性成为下一任君王,心理不平衡,故意显摆的。
但德妃闻见她身上的蔷薇露,的确是清冽馥郁,这才难得在四爷跟前开了口。
到了最后,四爷道:“……我虽从小在孝懿皇后身边长大,但额娘于我却有生恩,她难得在我跟前开口,我自没有拒绝的道理。”
“今日出宫后,我就吩咐苏培盛差人去买两瓶蔷薇露,谁知苏培盛却说不管是达官贵胄还是寻常百姓都一视同仁,若想买蔷薇露须排队。”
“若是等上三五日倒也无妨,可今日付钱,明年春末才能拿到蔷薇露,未免太久了些。”
甚至他还听苏培盛说若提前付钱还有赠品相送,若是觉得等待时间太长,不愿再等,也会全额退款。
不仅如此,铺子还提供专门为顾客试香的女子,为顾客推荐合适的花露不说,即便有人日日登门只看不买,铺子里从上到下所有人仍是笑脸相迎。
这样的铺子,在京城里实属于罕见,要知道像致美斋这等高档地方,若进去花费银子不多,都有可能遭人讥讽几句,甚至连百姓路过多看上几眼都要遭人驱赶的。
“哦,我知道了,王爷这是想走后门?”年珠听说这消息是又惊又喜,面上的笑容是挡都挡不住,“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我这就差人说一声,保准明一早就有人送两瓶蔷薇露到王府。”
“我还再叫送一瓶橘子露,一瓶雪松露给您,保准德妃娘娘喜欢。”
她陪在年若兰身边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听见四爷提起德妃来,不仅她知道德妃偏心十四阿哥,甚至雍亲王府上下所有人都知道。
“珠珠,你这铺子的生意比我想象中更好。”四爷看向年珠的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欣赏,道,“只是我不明白,明明铺子里无货,但你却提前将东西卖出去,那么多银子,你都用来做些什么?”
方才过来圆明园的路上,四爷粗略在脑海中算了一笔账,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就靠着提前售卖花露香膏,年珠手上少说有三四万两银子。
别说对寻常百姓,就算对他来说,这也是一笔大数目。
年珠摸了摸鼻子,面上露出几分尴尬之色来:“我,我还不知道呢。”
“先前我想过买船只出海,可转而一想,一来我并无经验,二来出海风险太大,稍有不慎,就会血本无归。”
“后来我又想着将额娘送我的几个庄子扩大规模,但额娘说得对,凡事不能着急,得循序渐进,今年我已在四个庄子上试种了葡萄,若葡萄酒酿成功后,明年才能大规模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