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一斧 三位丞相(第6页)
十万石国运能为大乾培养人才,才是最佳的用途。”明古平静且威严的定声道。
“殿下!您之大恩、臣万死难以报也。”李百长感动的真挚道。
明古面色不变。
『这个李百长,小心思挺多。』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李百长实力强。
且还积极向他靠拢,他没道理拒绝。
勉励两句,此事定下。
同时,明古代永胜帝下旨,封刘献为左丞相,封李百长为右丞相。
这也是文官跟武將的不同。
文官可以封更多的丞相,武將现在还不行,地方军就那么多,加一个大將军分权不適合。
所以李百长是以官职晋升正一品,徐到他们都是以功劳、爵位晋升正一品。
李百长想获得正一品的国公爵位,现在是不可能的,等大乾有了足够的发展,他立下了足够的功劳再说。
刘献当年也是担任丞相近百年后,才获得的国公爵位。
自李百长担任右丞相后,大乾的发展速度的確因此加快了。
十年后,又一件好事发生。
刘书温突破至大贤之境!
再一次朝野震动。
许多人高兴的同时,也不禁议论纷纷。
前几十年,是武將的喷涌。
现在,难道变成文道了吗?
明古高兴的同时,也感觉到了压力。
没有犹豫,他採取了相同的办法,將自己太子的十万石国运分给刘书温,他自己每九年时间再从国库中获得一颗神元丹。
同样,也封刘书温为正一品的丞相之位。
废除左右相称呼,统一为丞相,
明古还把三位丞相的职责划分清楚,一人负责两部的政务处理,以及三州之地的调理阴阳、划分四时。
就一个目標,全力发展。
在三位丞相的带领下,加上官员们三成国运的增长,大乾的发展的確逐渐增速。
匆匆间,来到了永胜三百三十年。
这一年,明古武道境界、三大神通方面进展不大。
唯有兵道,正式迈入了第四境,
兵道:80点【第四境】(70年350年)一一50倍之力成为了大乾第十位兵道第四境者。
不过这件事,除了他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人知道。
相比较於他的实力变化,大乾在这些年中,则是发展已有突飞猛进的势態。
三位丞相的带领下,加上官员三成国运增加的效果渐渐显现,每年的发展速度、都在逐渐提高。
(第二章,昨天的两百字补回来了,求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