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040(第8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拿到了布料,姜云冉还仔细检查了一遍。

出宫后这三个月,她找准机会离开了玉京,回到了母亲曾经的故乡——溧阳淮水县。

之前一个月,茉莉易容顶替她,在淮水县最大的绣房应聘了绣娘一职位,她跟姜云冉在逸香阁时都擅长女红,技艺同姜云冉不相上下,等到姜云冉离开长信宫回到淮水县,她声名远扬。

整个淮水县上下所的富商权贵,其家眷仆役都同“姜云冉”分外熟悉,姜云冉跟茉莉换回身份,按部就班做她的第一绣娘,直到县令寻到她,问她是否愿意入宫。

如何做一个绣娘,姜云冉手到擒来。

赤霞锦是御贡,坊间并不多见,淮水县因二十年前出现的萧山金矿而迅速繁荣富裕,其镇上第一绣房名为雨荷,老板是一名女子。

因为富裕,雨荷绣房当真出现过赤霞锦。

这样名贵的锦缎,当然由名头最胜的姜云冉来绣了。

姜云冉的手指细腻光滑,轻轻抚摸在赤霞锦上,一点点仔细检查。

“料子没有任何问题,织染也恰到好处,”姜云冉笑道,“那我就下去忙了。”

她这样严谨仔细,红袖神情略微缓和:“仔细当差。”

姜云冉回到绣房,当日就开始上差。

之后两日,她都闷头工作,没有同任何人说闲话,认真仔细,是个非常好的属下。

五日后,宫规的学习结束了。

第六日,属于宫廷绣娘的宫装发了下来。

她们的宫装都是统一的碧青色,料子比普通宫女要好得多,衣襟领口处都绣有凌霄花,代表宫廷绣娘的身份。

不过所有宫人的宫装放量都很足,没有人穿着合身,也有个好处,就是根本就不显露腰身。

甭管窈窕妩媚还是丰腴富态,一眼望去,所有人都是一模一样。

夜里更衣时,林小草不由哎呀了一声。

姜云冉抬头看她:“林姐姐,怎么了?”

林小草看着她那张小脸,感叹道:“你生得可真好,这身衣裳一穿,到底不同。”

姜云冉一看就不是富裕出身,她穿进宫的衣衫只是最便宜的粗布麻衣,遮掩了三分美丽。

绣娘的宫装不说多精致靓丽,却肯定比麻衣要好得多,这一换,立即让姜云冉容光焕发。

姜云冉有些不好意思:“姐姐谬赞了。”

大王绣娘冷哼一声:“有什么了不起的?织造局是靠手艺吃饭,脸蛋好看有什么用?”

林小草进宫就是来赚钱的,见她这个态度,自然也不会为了姜云冉出头,尴尬一笑就走开了。

王二丫自己在那系腰带,头也不抬,假装没听见。

厢房气氛一下子就沉闷下来,大王绣娘倒是不觉得尴尬,她瞥了姜云冉一眼,端着盆子直接走了。

姜云冉根本不以为意。

她换好衣裳,才听到王二丫说:“姜姐姐,你的差事做的如何了?”

姜云冉说:“快做完了,你呢?”

王二丫咬了一下嘴唇,才说:“我还得再做二十日,到时候甄姑姑会不会责罚我?”

她身体不好,做一会儿活就要休息,偏偏她最拿手的就是缂丝,老话说,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难度极高,就连姜云冉都不太擅长,只是粗通皮毛而已。

王二丫能入宫,就是因为家传的缂丝手艺。

她的祖母,姑姑都因缂丝入宫当过宫廷绣娘,女子手巧,经过历代筛选,最终决定只传女不传男,每一代的男丁都会分为旁支,但最优秀的女子却能继承家传缂丝手艺。

到了王二丫这一代,情况有些特殊。

恰好王氏绣房也在溧阳,当时出名单后,姜云冉特地安排石头打听了一下。

王氏不说是当地望族,却也是能工巧匠,没有大富大贵,却能衣食无忧。

王家上一代最出色的是她二姑,她母亲行三,没有任何刺绣天分,只嫁了寻常的庄稼汉,寻常过日子。

到了王二丫这一代,本来继承者是她的堂姐,结果她堂姐前年忽然急症夭折,余下就只有一个妹妹,刚巧王二丫的二堂姐没有任何天赋,根本学不会缂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