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信山(第2页)
“好!有什么困难儘管说,组织上儘量协调!”
望望堆起来的信山、瞧瞧地上散落的菸头、再闻闻沉闷的空气。。。
何金银不由自主的咽了口唾沫:“能换个办公室么。。。”
郭秘书完全不能“感同身受”,板著脸摇摇头:“不能!各处都缺办公室,司法街这几间都是费尽心思协调出来的,前阵子我们还挤在山东中学办公!目前只有办公室、供给处、卫生处。。。总共才有七间办公室是我们的!”
好吧。。。何金银心里又打起小九九:“那能不能。。。要回我那把驳壳枪?”
听他解释完的郭秘书笑的很畅快:“不就一把匣子枪么!把心揣肚子里头!下回见著面,我给你撑腰!孙大光头他敢不答应!反了天!”
从这天开始,何金银开始重新体验“坐办公室”的滋味。
是名副其实的“坐”办公室,上万封举报信,每天还有邮局的同志“派送新单”,真的很需要一副。。。铁腚!
一开始,何金银很不习惯阅读这些举报信。毕竟还未更改过书写方式,竖排、右起、繁体,相当一部分还是毛笔书写,连笔挽儿,少部分繁体字还需要借阅《简明新字典》对照。
隨著“已阅”信件日渐增加,筛选效率逐步提高。
秘书处说是两班倒,实际上经常需要熬夜加班。何金银乾脆就在把铺盖直接抱到办公室,睡起来就看、看困了就睡。。。
不过两天,何金银就对郭秘书这种“拼命三郎”的熬油方法腹誹不已,效率低下不说,办公环境。。。郭秘书一天一包烟都算少的,连带自己也得跟著吸“二手菸”。
对此郭秘书也很无奈——自己抽菸就是从看举报信开始的,没有时间睡觉、一夜一夜的干。最近菸癮更是奇大,只要一见到信纸,就忍不住想夹烟。
何金银终於忍不住了。
“您看。。。咱能不能换个思路筛选?”
厚厚的镜片下仍是熬出血丝的瞳孔:“哦?”
何金银搬出一套“大数据筛选”思路:“凡是来信,先按匿名、实名做第一层分类。我翻看过您之前的记录,相对於匿名,实名可信程度更高,信息也更加精准。”
郭秘书下意识点点头,燃起一支烟,示意他继续说。
“我之前是车夫出身,对北平城还算清楚。我们可以申请一间档案室,將北平城划分成更细密的九宫格,根据来信人的地址做统一归类。再將举报內容按地址在地图上標註出红点,哪块区域红点越密集,越需要重视!”
“其次,我觉得单纯靠纠察队员按我们的信息一处处排查太慢!我提议,发展报童群体!相比於鱼龙混杂的车夫,他们更单纯,管一顿午饭就行。让他们在卖报时,针对我们排查出来的的密集区域进行信息搜集、核查真假!”
郭秘书夹著烟的手抖了抖,猛地一拍大腿。
“就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