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2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是啊,竹简可是很珍贵的,一般人可拥有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姓们感慨。

就像天幕说的,他们同时代有竹简的人,是痛并快乐着。

痛是因为竹简的重量,竹简数量少还好,数量要是多,竹简会很沉。

快乐是因为书籍珍贵,拥有的人少。

“跟甲骨比起来,竹简的保存也是一件大事,因为一个不小心,或干燥或受潮,都有可能影响到竹简上面的字迹。

竹简上的字迹褪色之际,需要重新描绘,如此才能确保竹简内容一直存在。”有竹简的人们分享竹简相关经验。

他们的话变成评论,让姜叶和江雪点头。

【是的,古代竹简上面的字迹,并不是一写就一了百了的。

因为字迹会褪色,需要人们描绘书写,不书写竹简时间长了,内容就会变模糊。】

“没想到竹简还有那么多门道。”

“还以为竹简除了重点,就能万事无忧呢。”这是对竹简不了解的人们。

【说完竹简,后面咱们重点介绍一下纸张。

先提前说好纸张的缺点,纸张和竹简一样,也容易被烧毁,和受潮时字迹晕墨不清。】

“这听着和竹简差别不大啊。”有人下意识道。

“不,纸张能取代竹简,一定有其无可取代的优点。”

没有纸张时代的人们虽然不了解纸张,但他们了解后世。

从之前的直播内容看,后世一向推崇简洁,他们相信纸张,一定有竹简比不上的地方。

【既然缺点差不多,那咱们来看看纸张的优点。

先前不是说过竹简比甲骨的记载量更多,那么纸张就比竹简记载还要多。

且同样的字数,纸张分量和其耗费,都比竹简少的少。

比如汉朝汉武帝刘彻时期,东方朔用三千片左右竹简,写了二十多万字,以至于汉武帝花了两个月才看完。

如果换成书籍,同等字数时,纸张更加轻薄,阅读速度也能更快。】1

姜叶放出竹简和纸张对比图。

对比之下,三千片竹简看着就像一座竹简山,反观纸张,只有薄厚适中的一本。

这对比让刘彻忍不住坐正身体,又想起翻阅那些竹简的疲惫。

“天幕,别对比了,直接上纸张的制作方法,朕迫切需要!”刘彻焦急道。

“朕需要纸张。”嬴政抿唇,想起自己每日批阅的竹简分量,他年轻时还好,上了年纪后越发力不从心。

如果是更轻便的纸张,他也能轻快些。

【说起纸张起源,请让我们看东汉蔡伦造纸。

有说法是蔡伦之前,市面就有了纸张,也有说法是蔡伦发明了纸张。

真。相是什么大家已经不知道,但公认的,蔡伦造出来的纸,是后世可书写文字的纸张鼻祖,被称为“蔡侯纸”。】2

东汉,邓绥唇角微勾,欣喜的看向正在研究造纸的蔡伦,“朕提前恭喜蔡侯了。”

蔡伦恍惚后,忙道:“臣能有今天,都赖太后娘娘信重。”

他想起自己造纸初心,是因为邓太后喜欢读书,本意是为了讨好邓太后。

谁能想到未来邓太后真会封他为候,并让他青史留名。

“东汉。”刘彻身为西汉帝王,脸颊微鼓。

也就是说他西汉的帝王们,一直都是竹简执政,而没用过纸张。

“希望纸张制作过程不会太难。”秦朝,李斯想到纸张的制造成本。

就像甲骨和竹简,其制造成本可不低。

不过就算这样,李斯等没有纸张的朝代,也没想过,纸张的原材料,居然会那么简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