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8章 曲线救国(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在大虞朝,官员捞钱也是有界限的。

大家通常都会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进行,跑去越界搞事情,通常会遭到集体抵制。

想要扩展產业进入其他领域,那就必须遵守別人定下的规则。

京师。

入阁之爭结束后,新一轮的政治风暴,在这座古老的城市爆发。

站错了队的官员,为自己的冒失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短短一个月时间,遭到贬斥流放者,就高达八十余人。

损失最惨重的,既不是阉党,也不是所谓的清流,而是之前的中立派。

光中立不会受到打压,关键是他们这些人中立的不够彻底,又掺和了入阁之爭。

更惨的是他们支持的人选,在这场竞爭中落败。

大虞朝每一名阁臣,都可以自成体系,在朝堂上拉出一个派系出来。

身上的阉党、清流標籤,实际上是外界赋予的。

无非是政治理念接近,短期內进行了合作,並非就是谁的附庸。

今天在这个问题上支持清流,明天在那个问题上支持阉党,后天又在某个问题上保持中立。

他们做出决策,以具体事情为导向,而不是单纯的以党派为导向。

不光是內阁大臣如此,六部尚书这样的重臣,在政治上都有自己的主张完全投奔某一方当小弟,就算本人能够接受,皇帝也不会答应。

在这种背景下,庞亨升这个首辅,就有些苦逼了。

原本想著上位之后大干一场,践行自己的政治理念,做出一番成绩给外界看看。

现实是残酷的,內阁中几位阁臣,他一个都指挥不动。

朝堂上的一眾大员,也只是表面上给他这个首辅的面子。

位高权重,对朝堂的控制力,却非常有限。

天元帝把权力制衡玩明白了,首辅想要专权,根本没有任何可能。

想要推动一项政策,必须想办法说服大多数的朝臣支持,才能够落实下去。

靠首辅的地位,强行压下去,也不是不行。

就是落实成啥样,谁也无法保证。

这一刻他体会到了前任的苦,难怪宋海东会成为老好人,纯粹是被局势给逼的。

天天和一群老狐狸斗智斗勇,年轻的时候还好,一旦上了年纪精力就跟不上了。

偏偏魔下的小弟还不安分,一个个都急著要上位。

“阁老,陛下已经快一个月未上朝了。

很多事情都交给左光恩代为处理,阉党的气焰高涨,您可不能坐视不理啊!”

听到左都御史卢之范的抱怨,庞亨升眼晴瞟了四周一眼。

什么阉党、清流,到了他的位置上,都不重要。

上位之前需要给自己贴政治標籤,上位之后反而要淡化这种標籤。

首辅是大虞朝的首辅,不是某一个党派的首辅。

道理谁都明白,可身处局中,不是想跳出去就能够跳出去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