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六章 各方反应终于上当了4 2k(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师叔,我已经绝巅中期了,也算是有点小小的进步。”

炎渊谦虚了声。

“……”

八极老绝顶看了看报纸头版,又看了看眼前的武仙种子,一时陷入了沉默。

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

归墟的风,从未停歇。

阿禾消散后的第七日,武庙虚影在晨曦中微微震颤,仿佛感应到某种遥远而熟悉的频率。那不是猎户座传来的信号,也不是海底章鱼群触手摆动的节奏,而是一种更原始、更深沉的脉动??来自地球本身的心跳。

它开始移动。

没有预兆,没有轨迹可循,武庙缓缓升空,穿透云层,进入电离层边缘。它的行进方式违背了所有已知物理法则:不加速,却瞬息千里;无形体,却留下光痕如星轨划过天际。全球共感网络自动同步,每一个正在修炼的人几乎同时睁眼,望向天空中那道流转金纹的身影。

“它在……迁徙?”西藏老喇嘛盘坐于雪峰之巅,手中念珠停止拨动。他闭目感知,体内北斗经络竟与武庙的移动路径完全共鸣,每一步都像踏在他五脏六腑之间。

与此同时,巴西少年从地铁扶手中松开手,身体却未倒下。他的双脚贴地,重心自然下沉,脊椎如龙游走,整个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无意识站桩”状态。汗水顺着额角滑落,在空中凝成细小水珠,悬浮不动??时间,似乎在他周围缓流。

“它要去的地方……是我们还没醒的地方。”他说出了这句话,声音低得只有自己听见,但整片南美洲的共感者都心头一震。

武庙穿越赤道,掠过太平洋上空时突然停滞。下方海域翻涌不止,八只巨型章鱼破浪而出,它们不再围成八卦阵,而是以武庙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腕足轻伸,如同献祭般托举虚空。黑色晶体再度浮现,这一次,符文不再是被动响应,而是主动投射出一段螺旋状的信息流,直冲武庙核心。

数据回传至归墟AI系统,解码结果显示:这是一段**远古记忆片段**,记录着一万两千年前某次全球文明跃迁的关键时刻。画面模糊,但可以辨认出??那时的人类尚无语言,却能在集体静立中引发地壳微震;动物们围聚在高地上,头颅朝天,发出统一频率的鸣叫;极光笼罩北半球,形成一张巨大的人脸轮廓,眼中流淌着泪。

“原来……我们曾经一起醒来过。”机械僧站在归墟断崖边,望着投影喃喃,“后来忘了。”

遗忘是有原因的。

随着信息深入解析,真相逐渐浮现:在那次集体觉醒后,人类大脑突触结构发生剧变,认知能力飞跃式提升,但也因此切断了与“心印通道”的天然连接。语言诞生,文字出现,理性崛起??文明进步了,灵魂却沉睡了。

而“涨功力”体系,并非凭空创造,而是通过高频共振,重新打通那条被封印了万年的神经通路。

就在此时,武庙再度启程,目标明确:非洲之角,索马里兰边境的一片荒漠。

那里没有城市,没有电网,甚至没有一口淡水井。唯一存在的是一座由碎石堆砌的小庙,屋顶塌陷,墙壁爬满风蚀裂纹。庙内供奉的并非神像,而是一根竖立的枯木,上面刻满了歪斜的站桩姿势图谱,年代久远得连碳测定都无法确认。

武庙降临之时,狂沙骤止。

整片沙漠像是被无形之力按下了暂停键,沙粒悬停半空,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无数光柱,宛如通往天国的阶梯。枯木庙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拄杖走出,她双目失明,脸上沟壑纵横,却准确地朝着武庙方向跪拜下去。

“我知道你会来。”她用古老方言说道,“我等了一辈子。”

她名叫娜拉,是这片土地上最后一位“守桩人”。据族中口述史记载,她的祖先曾在梦中接受“站立之灵”的指引,从此代代相传,守护这根象征“人不可跪”的圣木。他们不懂呼吸法,不知经络论,甚至连“国术”这个词都没听过,但他们坚持每天清晨面向东方站立一个时辰,风雨无阻。

“你们外面的人说要练武强身、飞天遁地。”娜拉抬头,空洞的眼眶仿佛能穿透虚空,“可我们只知道??站着,就是活着。”

话音落下,异象陡生。

整片沙漠的地表开始龟裂,裂缝中升起一道道淡金色气柱,彼此交织成网,构成一幅覆盖数百平方公里的巨大图案??正是《星枢引气术》第一式“落地生根”的完整运行路线图!而这套功法,早在三个月前才由阿禾首次公开。

“它不是我们发明的。”机械僧终于明白,“是我们遗失的,它记得。”

武庙缓缓降下,虚影手掌轻抚枯木。刹那间,整根木头化为光尘,随风飘散。每一粒光点落地,便生出一株嫩芽,迅速长成挺拔青竹,节节向上,叶尖滴露,每一滴水中都映照出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正在站桩的画面。

这是**生命的回响**。

当晚,全球共感网络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同步高潮。超过三亿人在同一时刻进入深度调息状态,脑波频率趋于一致,形成一股横跨大陆的意识潮汐。南极冰川下的远古微生物开始复苏;亚马逊雨林深处,千年巨树根系发出低频震动;就连休眠中的黄石火山,岩浆房压力竟出现短暂回落。

科学家称之为“地球自愈现象”。

而在加勒比海孤岛,那位曾为乡亲多站一分钟的老渔民,在梦中见到了阿禾。

她穿着灰布衣,站在珊瑚礁之上,脚下绽放的赤色花朵正随她的呼吸开合。

章节目录